畜禽

生猪养殖档案样本

2025-02-21 08:58:14 次浏览

[生猪生产档案记录制度]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生猪养殖档案应包含以下

  1. 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和进出场日期。

  2. 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 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 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 畜禽养殖代码。

  6. 农业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畜禽防疫档案,载明以下

  1. 畜禽养殖场:名称、地址、畜禽种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畜禽养殖代码、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2. 畜禽散养户:户主姓名、地址、畜禽种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生猪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应建立、建全相应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张榜明示,各项生产指标与岗位责任制明确。所有记录档案保存完整,并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应在清群后仍保存 2 年。

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种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养殖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 生产记录表:生猪的品种、数量、生殖记录、标识状况、和进出场日期。

  1. 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表: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状况。

  2. 产地检疫申报记录表。

  3. 免疫记录表。

  4. 疫情监测记录表。

  5. 消毒记录表。

  6. 诊疗记录。

  7. 无害化处理记录表。

  8. 生猪养殖代码。

  9. 养殖场平面图。

  10. 免疫程序。

养殖场应当依法向市农业局备案,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 2 年,种猪长期保存。

消毒制度:

  1. 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需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2. 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 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依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 圈舍每天清扫 1 至 2 次,四周环境每周清扫一次,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四周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燃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 定期进行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 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挽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是定期进行消毒。

  7. 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 产房消毒:进入产房前,地面和设备应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消毒后进入产房,分娩前必须严格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及时清洗产房。

  9. 养殖场实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

生猪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于保障生猪养殖的质量安全、追溯养殖过程、防控疫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养殖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档案记录和管理工作。

养殖发发网
珠海鸡鸭养殖厂 低温蝎子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