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巨型野生中华鳖怎么养殖

2025-02-21 08:57:18 次浏览

巨型野生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

一、养殖环境准备

  1. 池塘选择与改造 -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

    • 池塘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 ~2米。

    • 池塘底部应有一定的淤泥,但不宜过多。

  2. 防逃设施 - 在池塘周围建立防逃墙,高度一般为50~70厘米,材料可选用水泥、砖块等。

    • 进水口和排水口均需安装细密的铁丝网,以防中华鳖逃逸。
  3. 晒台与食台 - 在池塘中搭建4~8个晒台,每个晒台面积2~4平方米,材料可选用竹片、木板等。

    • 池塘周围用水泥预制板、木板等搭建多个食台,规格为长×宽=(2~3米)×(1~2米),其中一端浸没到水中30厘米,倾斜角度30度。

二、苗种放养

  1. 苗种选择 - 选择健康、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中华鳖苗。

    • 苗种规格一般为40克左右。
  2. 放养密度 - 第一年放养密度为 万~ 万只/hm2。

    • 经过一年养殖,年底时中华鳖的单只重量平均可达到150克,此时需分开饲养,控制中华鳖的饲养密度在 万只/hm2左右。

    • 第二年养殖时,中华鳖的规格已达到300克左右,再次分开饲养,将饲养密度降低到6000只/hm2左右。

三、饲料投喂

  1. 饲料选择 - 主要饲料类型为中华鳖专用配合饲料。

    • 新鲜鱼肉、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占比20%~30%。
  2. 投喂量与频率 - 每天投喂量为中华鳖体重的5%,分早晚两次投喂,比例为早上40%、晚上60%。

    • 随着中华鳖的生长,可适当调整饲料比例,增加鲜活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四、水质管理

  1. 定期检测水质 - 每天观察池塘中的水质,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 定期更换池塘中的水,保持水质清新。
  2. 水质调节 - 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原露等,定期泼洒,改善水质。

    • 定期泼洒生石灰乳,调节水体pH值。

五、疾病防治

  1. 常见疾病 - 腐皮病:在饲料中添加黄连、甘草、金银花和大黄粉末各2g/kg,连续添加7天。

    • 鳃腺炎:在饲料中添加板兰根、金银花、黄芩、大黄、神曲粉末各2g/kg,连续添加5天。

    • 白板病:在饲料中添加五倍子5g/kg、地锦草3g/kg、板兰根2g/kg,连续添加1周。

六、越冬管理

  1. 越冬准备 - 进入11月后,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12摄氏度时,中华鳖开始自然冬眠。

    • 需适当提高池塘中的水位,为中华鳖提供良好的冬眠环境。
  2. 越冬管理 - 在中华鳖越冬期间要勤换水,每隔3~4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0%。

    • 换水过程中应动作轻缓,避免产生过大的声音,影响中华鳖冬眠。

七、日常管理

  1. 巡塘与记录 - 每天在池塘边多次巡逻,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

    • 观察中华鳖、鱼的吃食、活动等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投喂量。

    • 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特别是高温季节,需清理残饵及池塘中的杂物。

    • 每天详细记录中华鳖的活动情况、投喂量、投喂时间、水质变化、天气等信息。

通过以上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巨型野生中华鳖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养殖发发网
如何健康养殖羊肉牛肉 浙江有养殖鹦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