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蜗牛怎么消毒养殖
白玉蜗牛的消毒养殖方法
1. 饲养方式白玉蜗牛可以采用室内封闭式养殖,常用的容器有土盆、塑料盆、木箱、水泥池、桶、缸、罐等。为了保温保湿防鼠害,可以在容器口部使用纱罩、湿布、薄膜封口。室内封闭式饲养便于温度、湿度的调控,加上充足的饲料,不仅可解除蜗牛的冬眠,而且可达冬繁冬养的目的。室内饲养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闭四周,以保持温湿度。
2. 饲养土的制备饲养土的制备有两种方法:
复合菜园土:未污染的田园土30%、沙土30%,黄沙20%,煤渣灰15%,石粉5%,混合粉碎,经太阳曝晒3~5天消毒、杀虫后,过筛,然后加水使湿度在40%左右,即一捏成团,一击就散。盆内土厚度为:成蜗10cm,生长蜗7cm,幼蜗3cm,饲养1~2月更换1次。
海绵替代法:在池、箱等底部铺1层5cm的海绵,并保持4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每天清理残食,每3天清理1次粪便。
3. 饲喂方法对于1月龄内的幼蜗,应喂些鲜嫩菜叶,精饲料用开水烫软粘在菜叶上,每天喂1次,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30℃,日夜温差不宜大,喷水时不要直喷幼蜗。生长蜗除青料外,要多投精料,并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剂。饲料应放入食架或食盆,以便清理残渣。放养密度随个体增加由密到稀,每平方米400~200只。60×30×25cm的饲养箱可入养100只,5~6个月后,壳高4cm,体重40g以上时即可采收。
4. 越冬管理在人工调控温湿条件下可解除冬眠。
5. 繁殖技术白玉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人工养殖只要控制好温、湿度,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幼蜗牛6月龄达性成熟,交配受精后10~15天产卵,多将卵产在洞穴内,菜叶上或海绵上,呈团块状。卵为椭圆型,有乳白色石灰质外壳,比绿豆稍大。每次产卵100~200粒左右,年产3~8窝。卵产出后可收集放入盆内或木箱内孵化,卵上面的粘液、粪便等不必擦洗。孵化时必须保持温度20~30℃,湿度80%~90%。
6. 病害的防治在养殖期间,要经常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对活动呆滞或不活动者,取出用清水冲洗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活动和取食者,一般都视作病态蜗牛。对于病态蜗牛,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溶液加万分之四的苏打合剂进行冲洗,消毒灭菌。在饲料中加入千分之二的氯霉素,连喂数天。若仍不能康复,则要区别下列病害,对症治疗。
结核病:在池土霉变的环境中易得此病,有一定的传染性。除保持饲养室的通风透气外,定期用抗菌素稀释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洒3天。
烂足病:真菌性皮肤病。腹足受外伤后感染所致,可用千分之四的高猛酸钾溶液对病蜗牛的软体进行消毒,并涂以金霉素眼膏,每天一次,约3~4天可治愈。
壳顶脱落病:常见于木箱繁殖过程中,主要是无土养殖,投料单一,缺乏矿质营养及维生素等造成。可改用池土养殖,补足矿质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等。
7. 敌害的预防自然界中的鼠类、鸟类、蛇类、蚂蚁、蜈蚣、螨类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白玉蜗牛。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对蜗牛危害最大的是壁虱、蚂蚁和老鼠。
- **壁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