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岗牛蛙养殖
弄岗牛蛙养殖概述
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养殖弄岗牛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以下将详细介绍弄岗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池的建设
弄岗牛蛙的养殖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建造。常见的养殖池包括幼蛙养殖池和成蛙养殖池。
幼蛙养殖池:
- 面积:20~50平方米 - 形状:长条形 - 深度: ~1米 - 底部:泥底水泥池 - 设施:池内设有陆岛,配备2~3个饲料台和遮阴棚。池周围为陆地,供幼蛙栖息,面积占水域面积的1/4以上,并种植多叶植物。池中也需种植水生植物。池壁上设置一些人工洞穴,以便幼蛙越冬和满足其穴居习性。
成蛙养殖池:
- 面积:200~1000平方米 - 形状和构造:与幼蛙养殖池相同,但面积更大,防逃网较高( ~ 米)。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前,需要进行清塘消毒。具体方法如下: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放养前10天,每亩使用生石灰50-75kg进行消毒。
放养前2天,先注水20厘米,然后逐渐提高水位。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需要根据牛蛙的个体大小进行调整。
- 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平方米- 体重25~50克的幼蛙:80~100只/平方米- 体重30~100克的蛙种:20~50只/平方米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蛙:刚变态的幼蛙需在1~2天内继续投喂活饵,然后开始驯食。2天后将鸡、鱼等的肉或内脏切成条状混在活饵中投喂,大小以幼蛙能吞食为度。然后将人工饵料制成大小合适的软颗粒状,慢慢地扔到饵料台上,或直接投喂膨化饵料,引诱幼蛙摄食。昆虫是幼蛙的理想饵料,因此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池上方安装双层的黑光灯,诱集昆虫供幼蛙摄食。但主要还是投喂人工饵料,每天投喂1~3次,每次投喂量以牛蛙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
成蛙:成蛙摄食量大,每天投喂1~3次,每次投喂量以牛蛙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
水质管理:定期换水,每周换水2~5次,每次换水量5~20厘米,并保持一定的微流水。每月定期泼洒一次1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以保持水质清新。
疾病预防:定期观察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预防,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是确保牛蛙安全度过寒冷季节的重要措施。
- 在养殖土池水线上方20~30cm处,用直径为5一7cm的尖头木棍在四周堤埂上向下斜捅一些泥洞,洞深30一40cm,洞径约8一10cm。此洞即可作为牛蛙的越冬洞穴。一般一个洞穴中都有5一7只牛蛙越冬。到11月底,在洞口堆放一些稻草以保温,牛蛙大多能平安越冬。
弄岗牛蛙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耐心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有效提高牛蛙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