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保温管理
奶牛养殖保温管理
一、做好后勤保障1. 抓好基础设施的全面检修:确保水、电、路和圈舍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对供水管道提前做好防冻处理。
- 提前储备饲草饲料:根据养殖规模实际情况,提前储备足够的饲草饲料,以应对寒潮天气。
二、注意防冻保暖1. 提高牛舍温度:将牛舍迎风面(北面或西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
防止冻伤和体能消耗:注意防止奶牛乳头和体能过多消耗。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产房、奶厅等要有充足热水供应,有条件的饲养场最好将水加热到9-20℃,可在温水中加点食盐。
三、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1. 增加采食量:增加饲喂一定比例玉米、谷物、麦类等含能量高、营养全面的精饲料。建议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5%-20%,即增加20%的混合精料。
- 饲料种类多样化:应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胡萝卜、玉米糖渣等多汁辅料。如有青贮饲料,则以此为主,喂量由少渐多,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四、注意防湿、防滑1. 保持牛舍内适度通风: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易引发奶牛乳房炎、脂蹄病等疾病,影响其产奶量,严重者还会感染真菌类疾病。
减少用水冲洗地面:牛舍尽可能地少用水冲洗地面或者不用,要保证适度通风,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的锯末和垫草。
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催乳激素的分泌,增加产奶量。
五、搞好卫生、严格消毒1. 消毒到位:气温低容易造成犊牛舍和产房管理的疏忽,消毒不到位最终导致犊牛和产后牛只的发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保持圈舍清洁: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
定期消毒:在防寒保暖的同时,注意适当地通风换气,圈舍消毒要定期进行,药液应现配现用,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周1次,确保奶牛卫生良好,防止疾病的发生。
六、应对极端天气1. 提前储备物资: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饲草料、兽药、耗材等物资,保障雨雪天气中正常生产。
保持牛舍干燥:及时清理牛舍、步道内的粪污,保持步道不积水,避免结冰造成牛只伤亡。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应根据奶畜营养需求和采食量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证能量水平。定期清理水槽,保持水源清洁。
加强圈舍、奶厅管理:特别注意圈舍的干燥、通风和保暖工作。对于低温导致的皮肤冻伤、蹄病等常见疾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要加强圈舍卫生清洁工作,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有害气体不超标。
七、注重防疫工作1. 增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做好疾病监控,做好巡查,早发现早治疗。
- 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在生鲜乳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畜牧)部门报告,加强沟通协调对接,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养殖的保温管理水平,确保奶牛在寒冷天气中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