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养殖用尿素好吗
动物养殖中使用尿素的背景和原理
在动物养殖中,尤其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的养殖中,尿素作为一种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可以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氨,并进一步合成微生物蛋白,从而被动物吸收利用。这一过程能够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尿素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尿素的添加方式和注意事项:
尿素通常需要均匀混合在精饲料中,避免结块,确保每天的喂量逐渐增加至安全量。
安全喂量根据体重有所不同:130~200kg体重的日喂量为50g,200~350kg体重的日喂量为100g,350~500kg体重的日喂量为130g,500kg以上的日喂量为150g。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饲喂尿素时,应先少量饲喂,逐渐过渡到正常喂量。
避免在空腹时喂食尿素,应在喂食一部分未添加尿素的草料后再进行饲喂。
避免在喂食尿素后立即饮水,以防尿素快速流入真胃引发中毒。
防止尿素与含尿素酶的饲料同时饲喂,如大豆、生豆饼等。
尿素的使用效果:
尿素的使用效果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有关。当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低于13%时,添加尿素可取得较好效果;若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8%,则添加尿素的效果会降低。
瘤胃的pH值也会影响尿素的利用率。偏碱性的瘤胃环境会导致氨多以游离NH3存在,易造成氮素损失和氨中毒;偏酸性的瘤胃环境则有利于NH4+的存在,从而有更多的NH4+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适当补充能量饲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这些养分主要是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有助于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分解释放出的氨合成微生物蛋白。
尿素在养殖中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
尿素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氮素添加剂,可以有效替代部分蛋白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尿素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牛羊的增重。
尿素的使用可以帮助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局限:
尿素并非所有动物都适用。例如,未断奶的犊牛和临产前后的母牛不宜饲喂尿素。
使用尿素时必须控制安全用量,否则容易引发氨中毒,严重时可能导致动物死亡。
尿素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日粮的蛋白质水平、瘤胃的pH值以及是否适当补充能量饲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总体而言,尿素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蛋白质饲料的替代品,帮助降低养殖成本。使用尿素时必须注意科学合理的添加方式和安全用量,以确保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同时,根据不同养殖情况和动物需求,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和营养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尿素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