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野猪种猪
养殖野猪种猪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要点
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特种野猪肉在市场上逐渐流行起来。特种野猪肉不仅瘦肉率高,而且脂肪含量较低,富含丰富的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据称,特种野猪体内的亚油酸含量是家猪的 倍,脂肪含量仅为家猪的50%。因此,特种野猪肉被誉为天然、绿色、野味食品,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技术要点1. 种猪选择 从事野猪养殖的场、户,必须具备1头~2头纯种野公猪。选择好的种用野公猪,对于后代的优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选择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留作种猪。二元杂交的特种野公猪不宜留作种用,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选择具有70%以上野猪血缘的三元杂交特种野猪作种猪,并且在血缘关系上要防止近亲交配。种猪场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有严格的淘汰选种制度,并建立种猪独立档案,同时严把防疫关,避免近亲繁殖。
配种技术 野猪被毛粗而稀,一般为灰色或灰黄色,成年母猪体重90千克~130千克,对外部环境反应灵敏。母野猪乳头一般6对~7对,年产2胎,每胎12只~26只。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月龄~6月龄,体重40千克~60千克。母野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住母猪臀部,母猪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配种时,公母野猪配种时间约需5分钟左右,比家猪需时略长,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小时~8小时后再重复交配一次,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确认交配成功后,将公野猪赶出。20天后,观察母野猪是否还发情,一般母野猪发情周期为18天,如不发情,则证明已交配成功。
饲养管理 将公野猪和母野猪放入圈舍内进行人工驯养。野猪胆小,初时怕人,因此一般购买小型野猪进行驯养,体重大都在10千克~22千克,因为此时的野猪月龄不大,容易驯化,可塑性极强。在驯养过程中,最好采取一少半家猪带养一多半野猪的方法,混群饲养比例为2∶8。在这样的环境下,幼野猪与同龄的家猪会很快合群,让家猪带着幼野猪进行活动和采食。野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一般仿照家猪日喂2次。因其野性习惯,善于采吃生食,农家常见的嫩玉米、红高梁、冬瓜、土豆(马铃薯)、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鲜桑叶、鲜荆条叶、刺槐叶、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落地苹果、梨、柿子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刚开始家养时,应配合生食饲喂,一个月后,兑一半生食,另一半为喂家猪的饲料,如玉米面、麸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适量食盐,配合混入饲喂,使其慢慢改掉爱吃生食的习性。待野猪基本适应圈养环境后,再用饲喂家猪的饲料喂野猪,但也应适当添喂一些根类、叶类植物。
圈舍建造 野猪圈舍场地应选择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远离村屯、居民住宅区、厂矿、学校和生物制品厂等地方。原有的家猪圈舍稍加改造也可进行饲养,但特种野猪的猪舍围栏要比普通猪栏高,一般高为 米。新建圈舍外窝室要求水泥铺地,圈舍要求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里窝室供野猪睡觉、产仔,长约3米,宽约 米,圈舍加棚,建成一般猪舍样式,上盖瓦片或用麦秸插制的顶棚。外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