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蝎子的毒液
养殖蝎子的毒液概述
蝎子的毒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大规模的交易。养殖蝎子提取毒液需要谨慎,因为这涉及到复杂的操作和技术。以下是关于养殖蝎子提取毒液的相关信息。
提取蝎毒的方法
提取蝎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剪尾法:
夹住蝎子的后腹部第五节的两侧,剪下蝎子的尾节,破碎后浸入生理盐水中,浸出有毒部分,再将尾节研磨,用离心机离心(5000转/分)5分钟,重复3次。
这种方法每条蝎子只能采毒一次,且采毒后的蝎子药用功能和经济价值降低,对蝎子的伤害也大,通常不采用。
人工刺激法:
- 用镊子夹住蝎子的一个螯肢,提起悬于容器中片刻,多数蝎子的尾刺即会排出毒液,但也有少数蝎子不排毒液的,不排毒液的可用比如细木筷子等硬物轻碰蝎子的头胸部或前腹部,刺激蝎子的尾刺排毒。
电击法:
该法是用电子脉冲提毒仪器采集蝎毒的方法。
这种方法采毒量大,工效高,一人操作,全年多次采毒而不至于损害蝎子,是使用较多也较科学的采毒方法。
提取蝎毒的注意事项
卫生:需严格注意卫生,确保采毒的纯度。
通电时间:个别蝎子在通一次电时不排毒,须再通一次电,但通电时间不得超过2秒钟,频率128赫兹,电压6-10伏,以免烧坏仪器和损伤蝎子。
温度:蝎子的排毒量随温度的变化高低而各有差异。常温养殖蝎子要采毒应尽量在6月份气温高于25℃以上时进行。
孕蝎和种蝎:怀孕早期的孕蝎可以采毒,但在临产前不能采毒。用于采毒的蝎子多为商品成蝎和老龄蝎。
蝎毒的应用及副作用
药用价值:蝎毒类似蛇神经素,但使用不当或过量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全身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剧烈腹痛。
骨骼肌影响:蝎毒对骨骼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可诱发骨骼肌自发性颤搐和强直性收缩,最后导致不易恢复的麻痹。
免疫系统影响:全蝎提取液可对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毒性增强:全蝎腌制后,其有毒微量元素钯含量明显增高,提示腌制后可能使其毒性增加。
养殖蝎子提取毒液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技能的过程。尽管蝎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温度、蝎子的选择等问题,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