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春肉牛养殖
陈艳春的肉牛养殖故事
陈艳春是岚县大蛇头乡沐会村艾蒿沟小组的一位农民,他的创业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由于家庭贫困,他早年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但由于缺乏文化和技术,只能靠卖苦力维持生活。不幸的是,在一次劳动中的意外事故中,他的右眼失去了光明,使他从一个健康人变为残疾人。身体残疾使他在外面遭受了很多用工歧视和冷眼非语,打工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无奈之下,他回到了家乡,靠着种地勉强维持生活。
2014年,陈艳春的家庭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需要国家扶持的困难家庭。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通过养殖肉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利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和国家金融扶贫贷款购买了5头种牛,开始了他的养牛事业。虽然他对养殖一窍不通,但他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养殖技能培训,学习了养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逐渐掌握了养牛的技术。
陈艳春的养牛生活非常辛苦,他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清理牛舍,准备草料,确保牛有一个舒适干净的圈养环境。为了保证牛的营养需求,他还专门种了十几亩玉米用于饲料供给。经过他们的努力,2015年,他们的母牛生了3头小牛,一年收益达到了3万元,家里的日子也开始好转。
肉牛养殖的技术和方法
肉牛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细心管理的工作。以下是关于肉牛养殖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养殖环境:养殖场的选址应地势高燥,交通便利,便于排水、防疫,远离工业污染区和村庄。牛舍内部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设置,确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背风向阳,空气流通。
犊牛饲养: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应吃上初乳。出生后7天至15天,可训练犊牛自行采食优质青干草或犊牛料,帮助犊牛形成发育良好的消化系统。初期喂10克至20克粥状饲料,30天每日补饲配合饲料300克至500克,60天至断奶逐渐增加喂量,精料早中晚喂给三次。犊牛四月龄至六月龄,能采食 千克至 千克犊牛料,体重达100千克至150千克或日增重在 千克至 千克时断奶。10天至15天时,犊牛放入运动场自由运动,一个月龄后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增强体质。
母牛饲养:妊娠母牛在妊娠前6个月以优质青干草及青贮料为主,5个月后应加强饲料营养,补喂精饲料。妊娠后3个月是胎儿快速增重的阶段,需要吸收母体大量的营养。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增加精料饲喂量,每日干物质进食量以9千克至11千克,粗蛋白含量10%至11%为宜,并提供优质粗饲料。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养殖户对常见病疾病症状以及解决方法的了解。定期驱虫,犊牛断奶后要进行一次驱虫,之后每10至12个月再进行一次驱虫。
肉牛养殖的利润分析
养牛的利润一般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市场价格波动不大,主要的风险在于疾病疫情。养牛可以少量使用一些酒糟或其他一些杂草。如果青草充足,就光用青草为牛就可以。青草不多时,可以加一些精细料2至3斤,包括玉米面60%,麦麸30%(豆饼或棉籽饼、菜籽饼)任选一样10%。30头牛每天需一市斤食盐,两星期牛舍消毒一次,定期预防。牛进圈后间隔一周开始驱虫,初次与第二次要间隔四天,两次可以用驱虫净去清。
通过以上介绍,陈艳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成功地通过肉牛养殖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