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业生产现状
生猪养殖业生产现状
供给现状分析
根据最新的数据,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具体来看:
猪肉产量:2021年,在高猪价带来的高利润激励下,中国生猪养殖业高速扩张,养殖规模大幅增长,猪肉产量明显提升。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2022年,尽管国内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猪肉产量维持增长趋势,但由于上一年行业大幅度亏损,全年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放缓。
生猪出栏量:2022年,中国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7亿头(69995万头),同比增长 %。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率略低于猪肉产量同比增长率,这说明近年来国内种猪产业发展迅速,每头生猪的猪肉产出量(生猪胴体重)有所增长。
生猪存栏量:2022年,中国生猪存栏量继续回升至 亿头(45256万头),同比增长 %。生猪存栏量的持续增长保障了2023年一季度生猪市场的充足供应。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自2019年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量持续回升的第三年,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率明显缩小,回升势头明显放缓。
能繁母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保障生猪产能的核心因素。2022年年底,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4390万头,同比增长 %。这一数据表明,生猪产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需求规模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2022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 公斤,同比增长 %。按14亿人口计算,全国居民家庭消费猪肉3766万吨,折合生猪 亿头,约占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的68%。这表明,全国猪肉供应呈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猪肉的消费类型主要包括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其中热鲜肉产品由于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肉类加工方面,猪肉制品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超过60%,是肉制品市场中的主导产品。
供需平衡分析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呈增长趋势,市场供应得到充分保障。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市场经济缓慢复苏,2022年的猪肉消费与2021年相比相对平稳。一方面,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和人口老龄化的加深,部分猪肉消费转向禽肉、鱼肉等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人们对猪肉价格波动更加敏感,消费意愿降低。总体来看,中长期猪肉消费市场呈缓慢下降态势。
市场行情分析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规模庞大。2015年至2022年,全国猪肉批发市场规模和全国居民家庭猪肉消费规模均呈增长趋势。全国猪肉批发市场规模始终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从 万亿元( 亿元)波动增长至 万亿元( 亿元),增长了 亿元,增幅约为 %。
2022年全国猪肉周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从年初第1周的 元/公斤波动上升至年末第52周的 元/公斤,上升了 元/公斤,涨幅约为 %。其中,全年猪肉周均价格最低点出现在第12周,为18元/公斤;价格最高点出现在第43周,为 元/公斤。
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近期生猪价格连续5周回升,养殖亏损减轻。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专题会商后认为,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同时,针对近期基层反映的生猪压栏和二次育肥现象有所增加的情况,建议广大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保持合理的上市节奏,在生猪体重合适的时候及时出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