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动物消化系统
养殖动物消化系统概述
养殖动物的消化系统是确保动物健康成长和高效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养殖动物,如家禽、甲壳动物和爬行动物,其消化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动物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家禽消化系统
家禽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脏、胆囊和胰腺。
口腔:家禽的口腔包含喙和舌,但没有牙齿、软腭和颊,因此没有咀嚼功能。口腔中唾液腺不发达,只能分泌含少量淀粉酶的酸性黏液,主要用于润滑饲料便于吞咽。舌头上味蕾数量少,味觉能力差,寻找食物主要靠视觉和嗅觉。
食管与嗉囊:食管宽大且富有弹性,在胸腔连接膨大的嗉囊。嗉囊的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其进行润湿和软化,然后再有节奏地将食物送入胃内。嗉囊黏膜分泌液中不含有消化酶,因此其主要功能是贮存、湿润和软化饲料。
腺胃与肌胃:腺胃容积小但壁厚,内壁遍布乳头,分泌含有蛋白酶和盐酸的胃液,对饲料起浸润软化作用。肌胃有平滑肌,收缩力很强,其内壁表面有一层坚韧的黄色角质膜(鸡内金),并有粗糙的摩擦面,加上肌胃收缩时的压力,能磨碎饲料,起着口腔的咀嚼作用。
小肠:小肠长约180厘米,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为主要的消化场所。胰腺和胆囊的输出管都开口于十二指肠。小肠分泌淀粉酶、蛋白酶。
大肠:大肠由盲肠和直肠组成。盲肠主要将食糜中少量的粗纤维进行微生物发酵分解,消化能力弱,因此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宜超过8%。直肠无消化作用,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进行水分重吸收,其末端和泄殖腔相通。
肝脏与胰腺:肝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胆汁。胆汁是含有胆汁酸的黄绿色液体,主要帮助消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甲壳动物消化系统
甲壳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
消化管:甲壳动物消化道有前肠、中肠、后肠组成。前肠发达,分化成肌肉发达的食道和膨大的胃(前部为贲门胃,后部为幽门胃)。中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光镜观察为纹状缘,与吸收有关。后肠主要机能是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消化腺: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把构成肝小管的单层细胞分为四类: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F细胞)、储存细胞(R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
肝脏:甲壳动物的肝脏有三种细胞,即肝细胞、分泌细胞和基源细胞。肝细胞能吸收与储藏养料。
爬行动物消化系统
爬行动物的消化系统与哺乳动物有一定的区别,其消化道相对较短。
胃肠道:爬行动物的胃肠道缺乏嘴唇和前肢的协助,只能借由下颚,有时甚至要靠舌头来协助采食。爬虫类的肝脏相当大,在蛇类则延伸得很长。通常爬虫类具有胆囊。
泄殖腔:爬虫类的直肠末端为一囊状构造,称之为泄殖腔。泄殖腔由粪窦、尿窦和肛窦组成,分别负责收集粪便、排泄尿液和统一排出所有排泄废物。
植物消化:草食爬虫类会利用牙齿和下颚机械性地研磨食物,大肠内的微生物则可使食物发酵并降解成挥发性脂肪酸。为了这样的发酵过程,他们的结肠变得相当大,且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喂食频率:爬虫类不像恒温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