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荷花养殖牛蛙

2025-02-14 09:07:00 次浏览

荷花养殖牛蛙的案例分析

荷花镇石双村的牛蛙养殖场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养殖场未经审批占用水田 亩,违反了相关法律规范,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水田资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高州市荷花镇采取了果断的整治措施。

整治措施与成效

  1. 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

    •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牛蛙养殖场清理整治工作组。

    • 组织镇执法办、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对牛蛙养殖场取证、登记信息,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和《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2. 政策宣传与沟通

    • 镇工作组先后出动146人次,联合石双村党支部“两委”干部入户与养殖户沟通交流,发放宣传资料。

    •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高养殖户对牛蛙养殖污染严峻性和破坏耕地危害性的认识。

  3. 逐步退养与协助销售

    • 考虑到牛蛙幼苗已进场,强行拆除将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工作组根据养殖场牛蛙生长及出售情况,通过与养殖户协商,最终达成了逐步退养协议。

    • 工作组细化工作措施,依托粤桂合作平台,主动协助联系销售收购渠道,分批次清退,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得到了养殖户的充分配合。

  4. 成果

    • 从2023年10月开始逐一清退牛蛙养殖池, 亩牛蛙养殖场按期完成退养清拆。

荷蛙共养模式

在光山县紫水街道余集村,有一种荷蛙共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养出肉质鲜美的牛蛙,还能利用牛蛙提供的天然肥料滋养荷花,形成了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特色与优势

  1. 生态效益

    • 荷蛙共养模式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荷花在牛蛙提供的天然肥料滋养下,长势茂盛,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赏,改善了水质和村里的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

    • 荷蛙共养模式给村子带来了收入,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脱贫手段。

    • 牛蛙肉质鲜美,绿色无污染,市场需求旺盛,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

养殖管理技术

牛蛙的肉质鲜美,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养殖项目。以下是牛蛙养殖管理技术的一些要点:

  1. 养殖池建造

    • 养殖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在1000至2000平方米左右。

    • 蛙池四周用红砖砌围墙,围墙地上部分高 米,地下深入40厘米,防止牛蛙打洞逃跑。

    • 蛙池与围墙之间留2米宽的斜坡空地,上面种一些植物或杂草,供牛蛙休息或捕食,蛙池四角种上水浮莲。

    • 围墙外有树木遮荫或搭遮荫棚。

  2. 苗种放养

    • 苗种放养半个月前蛙池要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全池泼撒,10天后就可以投放牛蛙苗。

    • 放养时,幼蛙用20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

  3. 饲喂管理

    • 牛蛙的饲料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相结合。

    • 动物性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如:蛾类、青虫、蝗虫、小杂鱼等。人工性饵料如蚯蚓、黄粉虫、蚕蛹、动物内脏。

    • 配合饲料即是膨化颗粒饵料,投喂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每天投喂3次,即投两次动物性饵料,投一次配合饲料。

注意事项与禁忌

  1. 喂养

    • 喂养时要注意饲料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导致牛蛙营养不良。
  2. 控温

    • 牛蛙在5到10摄氏度时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养殖牛蛙的温度严禁低于零下。最适宜的温度在20到35摄氏度区间。
  3. 水源

    • 倘若使用死水
养殖发发网
广丰山羊养殖合作社 广东澄海养殖牛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