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山羊养殖
安徽小山羊养殖概述
安徽小山羊养殖是安徽省农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山羊因其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成为许多养殖户的选择。以下是关于安徽小山羊养殖的一些详细信息。
安徽小山羊养殖的地理优势
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多样,适合山羊的养殖。例如,嘉祥县恒远养殖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黄北畜牧开发区,这里被称为“养殖村”,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地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山羊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养殖技术和管理
羊舍建设 - 羊舍应有足够的面积,确保山羊能够自由活动。不同类型的山羊需要不同的空间:种公山羊为 — 平方米,成年母山羊为 — 平方米,哺乳母山羊为 — 平方米,幼龄公、母山羊为 — 平方米,阉山羊为 — 平方米。
羊舍外应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山羊舍面积的2—5倍。运动场内应有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设施。
高温多湿地区,防暑、防湿重于防寒,羊舍要建成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的敞开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内架设的羊床离地 米,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饲养管理 - 羊舍要建在高燥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做好夏季防署,冬季保暖工作。羊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
根据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分群喂饲,实行“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保持饲料稳定。饮水要清洁,严禁饮污垢坑、塘水、死水或冰冻水。
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及尿素、磷酸脲等非蛋白氮,提高羊的生长速度。定期做好羊炭疽、布病、羊痘、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等疫病防治并搞好驱虫。
繁殖管理
-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
养殖注意事项
抓羊和保定羊 - 抓羊时要尽量缩小其活动范围,动作要快、要准,迅速抓住山羊的后胁或飞节卜部。保定羊一般是用两腿将羊颈夹在中间,抵住羊的尻部,使其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以便对羊只进行各种处理。
抓绒 - 肉绒用山羊每年春季要进行抓绒,当发现山羊的头部、耳根及眼圈周围的绒毛开始脱落时就开始抓绒。抓绒时要贴近皮肤,用力要均匀,防止抓破皮肤。
去角 - 将生后5~7天的羔羊侧面卧倒,用手指触摸其角基,感到有一硬的突起,然后将该处的毛剪去,周围涂上凡士林。用苛性钾(钠)棒在角的突起部位反复磨擦,直到微出血为止。磨擦后在角基上撒上一层止血消炎粉,将羔羊单独放在小栏中与母羊隔开,防止吃奶时将药液沾在母羊的乳房上,损伤乳房。
修蹄 - 修蹄时将羊坐在地上,人站在羊背后使羊半躺在人的两腿中间,将羊的后腿跷起使羊不能起来。修蹄时从前肢开始,先用果树剪将生长过长的角尖剪掉,然后用刀将蹄底的边沿修整到和蹄底一样平齐。直到蹄底可见淡红色的血管为止。如果修剪过度造成出血可涂上碘酒消炎。
刷拭 - 乳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