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每个阶段怎么养殖
鸭子养殖的各个阶段
进鸭前两天——进鸭前2小时1. 反复升温降温:在进鸭前两天,需要对鸭舍进行反复的升温降温处理。具体操作是将鸭舍温度加温到34℃,保持4小时,然后降到30℃,再升温到34℃,保持5小时,确保鸭舍内的立柱、网架、网子等地方温暖,然后再降温到30℃,直到入雏前2小时。
入雏前2小时:在入雏前2小时,需要用高压水枪喷洒育雏鸭舍的顶部、墙壁和过道,使鸭舍的温度升到36℃。待鸭网干燥后,再喷洒一遍。
准备开食盘和清水:在开食盘或开食布上撒开口料,并确保水线内有清洁凉爽的清水(水温约为20℃),开食布要充足。
进舍1小时1. 尽快释放鸭苗:尽量在短时间内将鸭苗从鸭盒内放出,通过敲打立柱、顶棚或金属物体,让鸭苗尽量散开活动,采食和喝水。
- 温度调整:弱雏要求的温度略高。由于鸭苗在20日龄之前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必须依靠外界温度进行调节。温度表的高度应与鸭背同高或略高。
进舍1-24小时1. 观察嗉囊:当鸭群采食五小时后,手摸嗉囊,如果有30%的鸭嗉囊软度适中,则说明进食情况良好;如果不足30%,则需要增加开食盘,让鸭苗继续活动采食喝水。
- 持续观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嗉囊的软度,确保在10小时后有60%的鸭嗉囊软度适中,在20小时后有90%的鸭嗉囊软度适中,在24小时后有96%的鸭嗉囊软度适中。
进舍2-7天1. 湿度和温度控制:在这六天内,保证鸭舍的湿度在60%左右,温度每天降低 ℃。
通风换气:一般在鸭苗三日龄时开始开窗通风换气,但要确保进风不能直吹鸭群。
防疫措施:在防疫前、中、后三天,使用优质的多维饮水,以减少应激反应。
进舍8-10天1. 继续观察和调整:在这个阶段,可以根据鸭苗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调整,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生长。
放养阶段
放养密度1. 密度控制: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放养区域的面积和鸭苗的大小、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一亩放养区域可以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可以放养几百只。
放养区域1. 区域选择:放养区域的选择应根据鸭子的数量、距离养殖场的远近以及区域的环境等因素进行规划和选择。通常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作为放养区域,这样鸭子在园间和田间会有充足的食物,只需要少量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
- 设立围栏:在放养区域需要设立围栏,防止鸭子逃跑。
放养方法1. 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将鸭群放入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
补饲: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鸭子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晚间管理:晚上鸭子回到养殖场后,再进行一次补料。同时要加强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鸭子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其他注意事项1. 保温措施:对于雏鸭,需要特别注意保温。可以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在外界气温较低时,需要使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
- 清洁卫生: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并且会有很多排泄物,所以需要定期更换垫料,保持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