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鸭子养殖大棚
蛋鸭养殖大棚的建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蛋鸭养殖大棚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蛋鸭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以下是关于蛋鸭养殖大棚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建设要求1. 选址:
饲养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坐北朝南的地方。
周围应无高大遮阳物,以保证充足的阳光。
靠近水源,便于日常管理和饲料运输。
大棚结构:
暖舍的一面为单拱,棚顶盖瓦并留有可活动的天窗,中间加锯末,棚底掩盖塑膜。
另一面为钢筋拱架,覆有两幅塑膜,并用尼龙绳固定。
前后墙为砖结构,抹水泥光面以利消毒。
内部布局:
舍内纵向以间壁隔开,分为栖息产蛋场和采食场。
横向设置可调节的活动隔板,根据鸭群的数量随时调整密度。
栖息产蛋场为水泥地面,两侧设观察窗。
采食场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以利冲洗。两侧开喂食门,前墙底边留排水孔,后墙设通风窗和进入门;场内设水槽、食槽等。
注意事项1. 调节温度:
温度对家禽的产蛋率影响很大。炎热天气时,打开通风窗和塑料薄膜的交接处,促进空气流通,使栖息蛋场内的空气清新,环境凉爽,有利于产蛋。
冷天时,除天窗外,应将所有开口处用塑膜封严,以达到保暖的目的,促进产蛋。
控制湿度:
- 鸭喜欢干燥的栖息环境。秋冬季节,房间内的相对湿度很高。此时,除了要求栖息蛋场更换垫子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必须打开天窗和塑料薄膜的交接处排除湿气,同时将鸭群放出房间外活动。
补充光照:
蛋鸭产蛋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当太阳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达不到蛋鸭产蛋要求时,须进行人工补光。
其方法是以日出、日落为基准,以栖息蛋场面积计算光量,可以用25瓦的白炽灯两排错落设置,进行补光。
防雨防污:
实践证明,蛋鸭如果处在污秽潮湿的环境中1-2天,就会出现掉蛋现象。时间再长,就可能造成大面积产蛋下降甚至停产。
在塑膜暖舍内饲养蛋鸭,一般可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地面污秽,蛋鸭亦会出现减产。
通风:
塑料薄膜暖房一般封闭严密,特别是冷蛋鸭长时间呆在屋内,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有害气体含量增加。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调整饲养密度;二是适度通风换气;三是净化暖舍环境,鸭舍要勤打扫,清除积粪,保持清洁卫生。
防病治病:
在暖舍的入口处应设立消毒池,场地、舍内、食具要定期消毒灭菌,并按程序搞好疫苗接种,严防传染病的发生。
平时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病鸭,应及时隔离治疗。
蛋鸭养殖的管理要点
品种选择:
- 选择适应性强、产蛋率高的品种,如莆田鸭、绍兴鸭、金定鸭、龙岩麻鸭等。
苗期管理:
饮水:在小鸭出壳后12~24小时后进行,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增强雏鸭体质。
开食: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六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每天喂6—8次,喂至1月龄。
保温:第一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27~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
放水:1周内放水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水温不低于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