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中华鳖怎么养殖
上海野生中华鳖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环境的准备
1. 水池建设在上海养殖野生中华鳖,水池的建设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水池结构:水池的坡比约为1∶3,防逃墙内的周围留一片空地(宽度超过1m),并搭建4~8个晒台。晒台的面积在2~4m²之间,材料可选择竹片、木板等,分散设置在池塘中,便于中华鳖晒背。
食台搭建:池塘周围用水泥预制板、木板等搭建多个食台,规格为长×宽=(2~3m)×(1~2m),其中一端浸没到水中30cm,倾斜角度30°。
2. 消毒与放水在放养中华鳖之前,需要对水池进行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消毒:在3月初的晴天将池塘中的水放干,撒入石灰2250~2700kg/hm²进行池塘消毒,晒3~5天后重新注水,并放入鸡粪。
水位调节:根据池塘中水位的变化情况,对食台、晒台的高度进行调节。
二、苗种放养
1. 苗种选择选择健康、无病、体质强健的中华鳖苗种。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厚,后腿之间距离较宽。
2. 放养密度每批次的饲养周期为3年。第1年放养的中华鳖种苗规格在40g左右,放养密度为 万~ 万只/hm²。经过精心饲喂,年底时中华鳖的单只重量平均可达到150g。之后将其捕捉并分开饲养,控制中华鳖的饲养密度在 万只/hm²左右。第2年养殖时中华鳖的规格已经达到了300g左右,按同样方法再次实施分开饲养操作,将饲养的密度降低到6000只/hm²左右。
三、饲料投喂
1. 饲料选择中华鳖饲养过程中投喂饲料要分阶段进行:
第1年:主要的饲料类型是中华鳖专用配合饲料。在此基础上,将新鲜鱼肉、螺蚌肉等充分绞碎,按照中华鳖体重的5%确定投喂量,每天以早上∶晚上=4∶6的比例分开饲喂,该种饲料占比20%~30%。
第2年:适当提高鲜活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当单只体重达250g后即可上市,此时投喂动物性饲料与植物饲料按照2∶1配制而成的饲料。
2. 投喂注意事项每天在池塘边多次巡逻,勤检查防逃逸设施是否完好,以免中华鳖逃逸造成损失。每天观察池塘中的水质,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条件。每天观察中华鳖、鱼的吃食、活动等情况,根据需要对每天的投喂量进行适当调节。注意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将未食完的残饵及池塘中的杂物等清理干净,确保池塘中水体环境的清新。
四、疾病防治
1. 腐皮病的防治可在每天的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连、甘草、金银花和大黄粉末各2g/kg,一般连续添加7天左右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2. 鳃腺炎的防治可在每天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板兰根、金银花、黄芩、大黄、神曲粉末各2g/kg,连续添加5天即可有明显效果,连续添加1周左右即可痊愈。
3. 白板病的防治可在每天的饲料中添加五倍子5g/kg、地锦草3g/kg、板兰根2g/kg,连续添加1周左右即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五、自然越冬
进入11月后,温度开始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12℃时,中华鳖开始自然冬眠,因而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冬眠环境,适当提高池塘中的水位。在中华鳖越冬期间要勤换水,一般每隔3~4周换水1次,每次将10%的池塘水换成新水,换水过程中应动作轻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