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村集体养殖兔子

2025-02-12 09:06:05 次浏览

村集体养殖兔子的案例与经验分享

案例一:湖南安化县梨坪村

时间背景:2023年1月

基本情况:梨坪村位于湖南省安化县,依靠雪峰山,傍依资江水。尽管风景优美,但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依靠茶叶、蔬菜、竹笋等农副产品维持生计,村里的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发展过程: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决定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帮扶重点。考虑到当地养猪、养牛的人较多,而养肉兔的人较少,工作队决定尝试发展肉兔养殖。他们先后到贵州、四川等地学习肉兔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冬来表示,兔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兔子养殖周期短,见效快,风险相对较小。

成果:养殖基地的技术员黄向(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基地养殖的伊普吕肉兔是国际上优良的肉兔品种之一,每只母兔每年可产8窝仔兔。从2022年9月的600只兔子发展到2023年1月的5000多只。

社会效益:养殖基地为脱贫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饲养员谌铁山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工资。村里正在打造“梨坪玉兔”品牌。

案例二:内蒙古准格尔旗大沟村

时间背景:2020年4月

基本情况:大沟村人均耕地少,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村三委班子决定发展肉兔养殖。

发展过程:2019年3月,大沟村成立了准格尔旗玖联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肉兔养殖基地,引进了400只种母兔和80只种公兔。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推广并壮大村集体经济。

成果: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养殖基地的种兔从480只增加到4000多只。合作社计划通过多种渠道打开销售市场,打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社会效益:养殖场年利润的10%作为扶贫资金,带动26户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户不仅有分红,还能在兔厂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案例三:新疆拜城县塔格其村

时间背景:2022年5月

基本情况:塔格其村利用乡里的畜牧集中养殖区的圈舍发展肉兔养殖,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发展过程:塔格其村村“两委”经过市场调查,决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合作社负责整体运营,兔子的日常管理、喂养等工作则由村民负责,村民每月可以获得固定工资。

成果:不到两年时间,兔子养殖为村里创收了5万元。村里还与乡畜牧兽医站合作,邀请技术员对兔子养殖进行跟踪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效益:养殖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下一步计划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促进村集体增收。

村集体养殖兔子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适合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的村庄。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发发网
山羊养殖淄博 养殖蛋白虫在龙岗哪里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