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生态养殖
鸵鸟养殖生态养殖
鸵鸟养殖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鸵鸟养殖生态养殖的详细信息:
1. 场址选择及栏舍设计
新建鸵鸟场址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场区要能够提供充足而又清洁的饮水。选择场地时周围环境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鸵鸟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容易受惊和引起应激反应。因此,鸵鸟场周围环境要安静。
2. 鸵鸟的选择
鸵鸟良种选择是建场的关键,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现处于种群扩大阶段。所以,养殖户选购鸵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鸵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驯养鸵鸟就是平常说的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是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
3. 饲料供应
非洲鸵鸟是单胃草食禽类,其消化道完全不同于反刍动物,也不同于非反刍动物或家禽。食管直通腺胃,腺胃容积较大,能贮存采食的大量食物。紧接着的是肌胃、呈球状。肌胃里有供消化的石子。另外鸵鸟消化道的最大特点是含有两条大的盲肠和很长的结肠,是鸵鸟进行发酵消化的条件。因此,鸵鸟的饲料吸收转化率是目前家畜中最高的物种。
4. 常见疾病及防治
鸵鸟由于驯化时间不长,抗病能力极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不当造成的疾病。养殖鸵鸟饲料品质要求很高,霉变食物以及霉变原料对鸵鸟都是有害的。最后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鸵鸟外伤发生的可能性。
5. 生态效益
鸵鸟养殖不必占用草场,还能有效利用荒漠化沙地草原,优化当地传统畜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农村牧区拓宽了一条乡村振兴新的致富门路。例如,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传统养殖以牛羊为主,而如今,这里养起了陆地最大鸟类——鸵鸟。鸵鸟养殖符合国家新型养殖业和环保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正蓝旗传统畜牧业结构,有效开发利用荒漠化沙地草原,为发展浑善达克沙地沙产业提供了新模式。
6. 经济效益
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鸵鸟蛋、皮、肉甚至蛋壳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例如,韩志海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黑城子示范区居民,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他利用自家33亩退化严重的草场,引进了非洲蓝颈鸵鸟和黑颈鸵鸟鸟苗110只,搞起特色养殖。经过3年多发展,鸵鸟养殖规模最高达到存栏500余只,年繁育出栏幼鸵鸟1000只,年产蛋1000余枚,稳定年收入50多万元,形成了集种鸟饲养、孵化、育雏、育成为一体的养殖模式。
7. 社会效益
鸵鸟养殖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鸵鸟骑行、观光及特色餐饮等项目,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同时,鸵鸟养殖基地也成为当地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8.
鸵鸟养殖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它不仅能有效利用荒漠化沙地草原,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鸵鸟产品的认识和需求增加,鸵鸟养殖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