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水东
宣城市水东镇牛蛙养殖概况
宣城市水东镇是一个以牛蛙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该基地在宣城注册成立,属于特种养殖动物类别。以下是关于宣城市水东镇牛蛙养殖基地的详细信息:
宣城市水东镇牛蛙养殖基地基本信息
宣城市水东镇牛蛙养殖基地办公地址位于中国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小胡村。该基地的主要经营项目是牛蛙养殖。如果您对该基地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有兴趣,可以通过电话86-进行咨询。
牛蛙养殖的技术要点
牛蛙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其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幼蛙养殖:
幼蛙是指脱离蝌蚪期后两个月的小蛙,体重约为20克。
饲料应以活饲料为主,如昆虫、蝇蛆、蚕蛹、蚯蚓、小鱼、小虾、蛙类蝌蚪等。
幼蛙有不吃死动物的习性。
幼蛙的放养量,一般40日龄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100只;40日龄以上的幼蛙,每平方米只能放养80只。
成蛙养殖:
幼蛙经一年以上饲养后,性腺成熟,体重达250克以上,即可作为商品蛙出售。
成蛙喜欢吃昆虫类、蝇类、螺类、蜗牛、蚯蚓、小鱼、小虾及水生昆虫等活饲料,经过驯化后,也食蚕蛹、禽畜内脏等物。
投喂时间多在傍晚进行,因为牛蛙是夜行动物。
若长期投喂单一饲料,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而引起皮肤病。
成蛙的放养量,一般每平方米为40只左右。
养殖方式:
集约养殖:即高密度精养,包括单养、鱼蛙混养。蛙池面积以 公顷以内为好,水深1米,池边有坡度,池内放些水生植物,以利牛蛙栖息和隐蔽。蛙池可以放养幼蛙、成蛙或蝌蚪,但不能混养,只能单养。
半开放式养蛙:在较大的水面投放幼蛙,以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饲料为辅。
流放养殖:将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这种水面内应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天然饵料资源。
注意事项:
牛蛙对温度十分敏感。当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牛蛙会进入冬眠。如果温度太高(39-40℃),牛蛙会有“热死”的可能。牛蛙的最适温度为25-30℃。
湿度对牛蛙也有影响。牛蛙皮肤裸露,没有任何防止蒸发和保护组织,因此牛蛙对干燥的抵抗能力较差。
水东镇的特色养牛项目
除了牛蛙养殖,水东镇还发展了特色养牛项目。通过“双线”模式进行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双线”模式包括“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大户”两种养殖模式。
合作社+农户:由村合作社统一采购能繁母牛发放给有发展能力和有发展意愿的农户代养,母牛归村集体所有,牛崽出栏后产生的利益按农户80%、村合作社20%的比例进行分配。
合作社+大户:由村合作社统一采购黄牛,利用大户的养殖场地和技术发展养牛,产生的利润60%归养殖大户,40%归村合作社后再统一进行二次分配,分给村里低收入群众。
目前,水东镇共谋划了7个养牛项目,投入资金297万元,并建立了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来说,宣城市水东镇牛蛙养殖基地是一个专业的牛蛙养殖基地,注重技术细节和科学管理。同时,水东镇还在发展特色养牛项目,通过多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