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殖鸡鸭鹅孵
养殖鸡鸭鹅的基本指南
一、孵化前的准备工作1. 种蛋选择与处理 - 选择优质的种蛋:选择表面光滑、大小头明显、蛋壳厚薄均匀、孵化率高的受精蛋。品质差与保存时间久的蛋不能用。
种蛋存放:种蛋的最佳孵化日期不应超过7天。收到新鲜鸡蛋后,应将鸡蛋小头朝下静放5小时后再入孵,以防止气室移位影响孵化率。
消毒: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孵化设备 - 孵化器选择:可以选择市场上出售的专业孵化器,也可以使用竹箩、木桶、瓦缸等自制孵化设备。
- 温度与湿度控制:根据不同禽类的孵化需求,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例如,鸡的孵化期为21天,鸭为28天,鹅为30天。各个阶段的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孵化过程中的管理1. 温度控制 - 鸡:孵化期为21天。1到6天为 摄氏度;7到14天为38摄氏度;15天为 摄氏度;16到21天为 到 摄氏度。
鸭:孵化期为28天。1到7天为38摄氏度;8到16天为 摄氏度;17天为 摄氏度;18到28天为 摄氏度。
鹅:孵化期为30天。1到8天为 摄氏度;9到18天为 摄氏度;19天为 摄氏度;20到30天为 到 摄氏度。
湿度控制 - 一般而言,孵化前期湿度控制在50%-55%,中期为55%-60%,后期为60%-65%。
翻蛋 - 每天至少翻蛋一次,以保证胚胎受热均匀。翻蛋时,将中间的蛋移到窝边,窝边的蛋移向中间。
三、出雏管理1. 出雏准备 - 出雏前,将孵化机内的温度调整至 摄氏度左右,湿度调整至65%-70%。
- 准备好出雏盘和消毒过的毛巾。
出雏过程 - 出雏时,将蛋架翻平,停止翻蛋,换上出雏框。
- 小心取出已经破壳的小鸡、小鸭或小鹅,放入出雏盘中。
四、养殖管理1. 雏禽的饲养 - 饲料选择:选择适合雏禽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饮水管理:确保雏禽有足够的清洁饮水。
温度控制:雏禽对温度敏感,需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冷热交替。
疾病预防 - 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适时进行疫苗接种。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
- 温度过高会导致胚胎发育过快,出现早出雏现象;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胚胎发育缓慢,出雏延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孵化器的温度。
孵化过程中湿度不合适 - 湿度过高会导致蛋壳软化,影响出雏;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蛋壳过硬,影响出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孵化器的湿度。
雏禽出壳后死亡率高 - 可能原因是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或者出雏后管理不善。应加强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和出雏后的护理。
养殖鸡鸭鹅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从种蛋的选择、孵化过程的管理到雏禽的饲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孵化率和养殖成功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