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鸭子疫苗怎么处理
养殖鸭子疫苗的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颈部皮下注射时,应捏起皮肤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以小于30°角注射到皮下。胸肌注射时,应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角,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刺入胸腔而损伤内脏器官。
注意疫苗的预温疫苗免疫前应摇匀,并在寒冷季节注射疫苗前进行预温。预温方法是:注射疫苗前4~5小时,把疫苗取出后放到温水中(37℃~40℃),使疫苗的温度尽量接近鸭的体温时再进行注射。
轻抓轻放鸭只注射疫苗时对鸭只应轻抓轻放,以减少应激反应。蛋种鸭由于经常抓鸭进行人工授精,其注射疫苗后对产蛋率的影响较小。
添加药物缓解应激反应注射疫苗前后2~3天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缓解应激。注射疫苗当天在饮水中添加转移因子,以充分发挥疫苗保护效果,并且缓解应激。
合理安排注射时间疫苗选择在下午4点以后注射较为合适,因为此时鸭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鸭群炸群。
确保鸭群健康时进行注射鸭群注射疫苗后应激反应的大小与鸭群的体重有很大关系。鸭群体重大、体质好,注射疫苗后的应激反应小,产蛋率下降的幅度就小,产蛋恢复就快;反之,鸭群体重不达标,甚至偏瘦,体质就差,注射疫苗后的应激反应就大,产蛋下降的幅度就大,恢复就越慢。
紧急接种当邻近鸭群出现传染病时,应对鸭群进行紧急接种。按照注射“健康鸭群假定健康鸭群病鸭群”的顺序进行,当鸭群存在疾病时,应避免接种疫苗,如必需接种则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疫苗的保存和消毒疫苗应保存在冷藏(2~8℃)冰箱。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疫苗的保质期、瓶盖有无松动、是否破乳;若发现疫苗过期、包装破损、瓶口松动、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则不得使用。注射器和针头要严格消毒(煮沸至少3分钟以上)。
更换针头养鸭场每注射1000羽至少要更换1枚针头。注射方法如采用颈部皮下注射,部位应选在家禽颈背部下三分之一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如选用胸部肌肉注射,尽量注射到肌肉较厚的部位,严禁注射部位靠近腹腔,容易扎穿腹膜;如选用腿部肌肉注射,条件允许的要区分左右腿注射,尽量注射到腿外侧肌肉。
制定免疫程序和记录免疫人员要根据自己的鸭场常发的疾病和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接种后要做好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家禽的品种、年龄,疫苗的、批次,接种时间、接种人姓名等。
控制气候应激夏天进行免疫注射时要避开炎热的中午,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养殖鸭子的疫苗注射问题,保障鸭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