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星鸭子养殖
灵星鸭子养殖概述
灵星鸭子养殖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农业项目。鸭子因其食性广、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了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鸭子品种选择、养殖技术、放养方法、疫病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灵星鸭子养殖的相关知识。
鸭子品种选择
在选择鸭子品种时,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的品种。这些品种通常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养殖。例如,某些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都可能适合当地的养殖环境。
养殖技术
1. 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情况下, 公顷果园可以放养成鸭20-30只。
2. 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每区 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 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步减少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 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 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雏鸭管理
1.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4天后改为煮烂的 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
2. 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3.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果园放养的优势
果园放养不仅可以利用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牧草、野菜、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还可以通过鸭子的活动控制果园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鸭粪可以作为果园的有机肥料,提高果园的土壤肥力。
灵星鸭子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农业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