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养殖肉牛牛舍
云南养殖肉牛牛舍的基本结构与建设要点
地基与墙体- 地基: 地基深度应在8到100厘米之间,确保牛舍的稳定性。
墙体: 砖墙厚度应为24厘米,双坡式牛舍的脊高应在4到5米之间,前后檐高应在0到 米之间。
墙围: 牛舍内墙的下部应设有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和保温性。
门窗- 门: 门的高度应在 到 米之间,宽度应在2到 米之间。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以设为上下翻卷门。
- 窗: 封闭式的窗户应大一些,高度为 米,宽度也为 米,窗台高度距地面 米为宜。
场地面积- 总体要求: 牛场大小应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应占场地总面积的15%到20%。
- 每头牛所需面积: 根据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肥育牛每头所需面积为 到 平方米。通栏肥育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 到 平方米。
云南养殖肉牛的典型案例与经验
宁洱县肉牛养殖培训- 培训内容: 省、市、县关工委组织种畜繁育推广方面的专家为宁洱县85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和肉牛养殖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牛场标准化建设、肉牛选育和牛病防治、饲草生产加工、饲料配置、政策补贴、保险等方面。
-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丰富了村民们的科学养牛知识,提升了肉牛养殖管理水平和饲养技术水平,提高了养殖肉牛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依靠科技养牛致富的信心。
砚山县小寨村肉牛养殖- 发展模式: 采取“村集体+农户”抱团式合作发展肉牛养殖。阿舍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肉牛养殖服务。
技术指导: 包括增加牧草种植指导、健全疫病监测机制、提升精细化养殖管理等。
经济效益: 小寨村“一村 ”肉牛养殖项目带动了13户养殖户共同发展,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创收 万元,壮大了村集体收益。
墨江县雅邑镇肉牛养殖- 发展模式: 探索创新“肉牛+企业+村集体+农户+金融+保险”肉牛产业联合养殖发展模式。
典型做法: 鼓励农户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协调专项扶持资金、扶贫小额信贷、产业贷等金融扶持措施。推广黄竹草、巨菌草种植,保障饲料供给的同时拓宽百姓收入渠道。
经济效益: 2022年,雅邑镇共有1800余户农户养殖肉牛,肉牛存栏13000余头,出栏达4800余头,实现产值6700多万元。
云南各地在肉牛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科学的牛舍建设和有效的技术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这些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推动云南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