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怎么养殖才能长大
鹌鹑养殖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优质的养殖环境养殖鹌鹑需要一个优质的环境。鹌鹑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强,因此养殖笼子的质量非常重要。潮湿、不透气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菌滋生,从而影响鹌鹑的健康成长。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稳定的饲料鹌鹑的喂养需要多样化的饲料。单一的饲料容易导致鹌鹑身体机能失衡,最终影响其健康。因此,饲料种类应该多样化,以满足鹌鹑的各种营养需求。饲料的数量不必过于担心,关键是种类的多样性,并且要有稳定可靠的。
技术能力养殖鹌鹑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鹌鹑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不同阶段的鹌鹑需要不同的养殖方法,面对各种病害也需要有一定的熟悉和应对能力。如果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建议先学习和积累经验,再开始养殖。
优质种苗渠道获取优质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好的种苗和劣质种苗的收益可能会相差很大。劣质种苗的死亡率和病菌携带率较高,繁殖出来的小鹌鹑存活率较低。因此,如果没有可靠的优质种苗,建议暂时不要进行养殖。
鹌鹑养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育雏阶段小鹌鹑出壳后,应将其放入小型木制育雏箱内饲养。一个60厘米×80厘米的木箱可以容纳10-20只小鹌鹑。育雏期间需要注意保温工作,可以使用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蜂窝煤灶等作为热源。大规模育雏可以使用保温伞,每伞可以容纳200-300只小鹌鹑。
育雏温度初期可以设置在35-37摄氏度,以后每天可以降低1-2摄氏度,逐渐降到24-26摄氏度左右。保温20天后可以脱温。育雏期间还需要注意光照,3-4天龄的小鹌鹑可以用24小时光照,使其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并休息。之后可以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饲料管理小鹌鹑出壳后5-6小时就会开始活动,因此开食宜早不宜迟。开食可以使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最好能加拌熟蛋黄。二、三天后可以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幼鹌鹑的饲料配方可以是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为24-25%。还可以添加15%的打浆青料,或每100斤饲料加喂10克多种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饲料中适当添加少量抗菌素可以预防疾病并促进生长。
日常管护日常管理中需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保持干燥卫生。笼舍内的料槽、饮水器需要定期清洗。为了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笼舍内必须安装照明设备,确保夜晚有足够的光照。
配种繁殖配种繁殖时,公母鹌鹑的比例应为1:4。春季配种时间在3-5月,秋季在9-11月。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种后再将公鹌鹑捉出。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差,需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后,笼舍温度应保持在35-38摄氏度,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之后每天降低温度 摄氏度,直到降至25摄氏度左右时保持恒温。还需要适时给鹌鹑开食,出壳1天后可以喂些蒸熟的蛋黄和碎玉米。一周后可以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
强制换羽如果利用第二个产蛋周期,需要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具体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
通过以上详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相信您可以成功地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