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日常保养方法
养殖鱼类日常保养方法
一、水质管理
水源选择 - 自来水:自来水经过消毒处理,是较为理想的养殖用水。但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不能直接用于养鱼。可以通过凉晒法或化学处理法(使用大苏打)去除氯气。
- 井水:井水属于地下水,水质较硬,水温恒定。使用前需曝晒12小时以上,以使水温与地表水温平衡,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水质保养 - 清水:无色、无味、透明的水源,溶氧充足,浮游生物极少,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绿水:绿水中含有许多绿色藻类,如小球藻、舟形硅藻等,是鱼类的辅助饵料。
老绿水:由绿水发展而来,藻类大量死亡,水色由鲜绿变为淡绿。适用于冬季,因水温低,藻类生长缓慢,水质可保持较长时间。
澄清水:由清水或淡绿水转化而来,水质极软,透明度较高。
褐色水:水中硅藻大量繁殖,有益藻类减少,水质稳定性下降,需及时更换。
二、饵料管理
动物性饵料 - 水蚤:俗称鱼虫,是淡水观赏鱼的主要饵料,营养价值极高。
- 水蚯蚓:又称红丝虫、赤线虫,营养价值高,是金鱼和锦鲤喜爱的饵料。
植物性饵料 - 芜萍:多年生飘游植物,干芜萍含蛋白质高达45%,是鱼类的辅助饵料。
小球藻:体色鲜绿,含有高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金鱼的优质青饲料。
浮游海藻:包括金藻、黄藻、甲藻等,某些种类是观赏鱼的辅助饵料。
人造颗粒饲料 - 原料:常见原料包括鱼粉、蛋蛹粉、大麦粉、麸皮、酵母粉、维生素等。
- 用途:人造颗粒饲料是金鱼的辅助饵料,也是红鲫鱼、锦鲤的主要饵料,可有效替代天然饵料。
三、用水管理
换水方法 - 部分换水:在露天鱼池,放掉1/3-1/2的老水,加入新水,可刺激鱼类食欲,改善水质。
- 全部换水:放掉2/3的老水,将鱼捉出,换入同温度的新水中。
换水原则 - 春秋季节:水温适宜,水色鲜绿,水质保鲜期较长,一般2-3天部分换水一次,全部换水时间约为15天。
- 夏季:水温高,水质容易败坏,需增加换水频率。
四、置景管理
- 温带水草 - 黑藻:沉水性水草,、华南及东北地区,可作为装饰性水草。
五、其他注意事项
放养密度 - 控制密度:根据水温、鱼体强弱和水质情况调整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缺氧和疾病传播。
喂食管理 - 合理喂食:每次喂食的量以5分钟内吃完为宜,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水质污染。
- 饲料选择:尽量选择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避免单一饲料导致营养不良。
光照管理 - 适度光照:将鱼缸放置在有阳光照射1-2小时的地方,利用紫外线杀菌,促进鱼体健康生长。
换水管理 -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避免一次性换水量过大导致鱼体不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鱼类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确保养殖鱼类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