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殖鱼的方法
科学养殖鱼的方法
1. 精制浆
在养殖鱼类时,精制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注意保持打浆机刀片的锋利度和机器转速,以保证每次制浆的质量,提高鲜草的利用率。草浆投喂量要根据池鱼的种类、数量、水质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具体来说,用草浆养殖成鱼时,每天每亩水面投喂50至70公斤为宜;用于培育苗种的,在鱼苗下池前,每亩水面用100至150公斤草浆作基肥,以培育水中饵料生物;鱼苗下池后,每天每亩水面投喂50至100公斤,或按每1000尾鱼苗投喂120至150公斤,每隔2至3天投喂1次,养15至20天即可出池。为了让鱼充分摄食,投喂时应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上午8-9时、下午2-3时各喂1次,以增加鱼的摄食机会。
2. 控水质投喂草浆易造成池水污染,因此必须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养殖期间适当泼洒生石灰水,既可以杀菌消毒防病,又可以中和草浆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利于细菌絮凝物的形成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鱼的产量。
3. 巧搭配在培育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种的后期或养殖成鱼时,应尽量避免单独投喂草浆,要适当搭配精饲料(草浆与精料比以5:1至8:1为度)。用水花生制浆养鱼时,由于水花生含有皂甙毒素,应在草浆中加入占草重2%至5%的食盐消毒。草浆制好后要及时投喂,不可放置太久,避免遭受污染,引起鱼生病。
4. 养水养鱼先养水,只有良好的水质,才适合鱼类的生长。在选购好鱼缸后,不要急于买鱼,需将自来水放置7到10天,期间往鱼缸内滴注一些鱼的养护药物,然后再购买鱼种放养。要注意养鱼的密度,给鱼足够的生存空间。
5. 鱼塘管理养殖鱼类时,选择合适的场地非常重要。场地应选择在幽静且靠近水流的地方,并尽可能接近公路。开挖的鱼塘至少深度应在一米内,规模可以放在十亩左右,分成一块块的更容易进行鱼塘管理。投放鱼苗时,要注意鱼类的品质和数量,以确保鱼类能够健康成长。同时,鱼类很怕光,所以在塘底放置一些轮胎或栽种一些水草,可以给鱼类创造一个类似于野外的生存环境,让鱼类长得更好。
6. 喂食和换水除了环境搞好以外,给鱼类提供均衡的饮食也很重要。除了购买一些饲料以外,还可以给其投放一些蔬菜来吃,这样可以做到给鱼类均衡营养。鱼类的水质就像人依赖空气一样重要。换水的时间不用太勤,只要保持在十五天左右是最好的。
7. 收获时机当对鱼塘内的鱼儿进行收网工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在早晨进行收获,因为早晨温度较低,水温度也较低,鱼类活动量不大,这样对人们进行收网工作反而容易得多。
8. 病害预防病害频发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前预防是关键。需要注意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和产量,同时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