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观音的养殖方法
老观音的养殖方法
种植时间老观音菜(也称为观音菜)适合在春秋季进行种植。具体来说,最适合种植的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份。
种植条件老观音菜喜欢在阴凉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在种植之前需要搭建一个遮阴棚。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度到20度之间。虽然老观音菜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如果能够选择松软肥沃的土质或者排灌良好的土质,产值会更高。土壤的含水量应在22%到40%之间,酸碱度可以在 到 度,微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均可用于种植。
种子处理在每年的10月份或者11月份开始进行采种,选择无病害且3-4年生长的植株,采摘成熟的果实。将采摘下来的果实放入容器中,用手搓掉果皮,取出里面的种子。使用稀释100倍的清水浸泡种子十分钟,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细菌和微生物的病菌。然后将消毒过的种子放到阴凉处控干表面的水分,在观音菜种子上面包裹一层浸湿的纱布,放置在环境温度25到30度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冲洗两次,防止由于温度过高形成微生物细菌的滋生。
播种前准备选择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土质深厚的土地进行种植。深翻土地约20厘米,施予基肥50千克,并做成畦面。畦面的宽度为 米,长度为10米,高度为30米。再将畦面的土壤进行翻耕,整平耙细,去除土壤间的害虫和杂草,然后放置15天左右的时间经过太阳的暴晒,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播种方法在土地中挖好播种穴,行距为六厘米,株距为五厘米,穴深为五厘米。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种植穴中,每个穴口种植1到2颗种子。播种后在畦面上均匀撒有机肥,每亩用量200公斤,然后再铺上一层沙壤土,厚度为两厘米。为了保温保湿,播种后需要进行浇灌水分,每隔两天浇灌一次,连续浇灌三次,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一般在播种后45天左右,老观音菜就会出芽,当出现四片叶子的时候就要进行苗间的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老观音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浇灌的同时也要进行喷洒水分,以促进叶片的生长。但浇灌的水分要适量,以保持表面的土壤湿润即可,若遇连阴天气,土壤表面有积水的情况,要及时排出。在老观音菜长到四片叶子的时候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的通松土度,避免土壤营养的过度消耗。
施肥追肥在老观音菜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施肥工作,一般以复合肥为主。通常施肥三次,分别在每年的3月份中旬、5月份下旬和7月份上旬。每次施肥需要用4千克的肥料,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畦面上,施肥后充足的浇灌水分,使复合肥充分溶解,避免出现烧苗的情况。
移栽定植在定植时间选择在12月份进行,便于老观音菜的起苗工作。选择长势强壮且没有病害的苗体,用竹片挖到根茎的最底端,轻轻摆动,将老观音菜连根带土提起,减少对根茎的伤害。移栽前按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挖出圆柱形的栽植穴,穴的深度为七厘米,直径为十厘米,施入有机肥料,每个种植穴的用量在25千克左右。将老观音菜直立定植后,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进行浇水工作,便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和管理老观音菜,确保其健康生长并获得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