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农村养殖黄藤

2024-12-11 09:21:10 次浏览

农村养殖黄藤的概述

黄藤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其全身都是宝,钩条和枝条都可以上市销售。黄藤的种植和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在农村地区进行规模化养殖。

黄藤的种植技术

黄藤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实处理:黄藤果皮坚硬,采种后应及时处理以防霉变而丧失发芽力。具体方法是先用锤轻击果实,去皮脱肉后把种子浸泡于水中掺沙揉擦,除净粘附于种子的残留果肉和种子的外胶质层,洗净阴干,切忌暴晒。

  2. 沙床催芽:沙床催芽是一种安全可靠、费用低、效果好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育苗。冬季采集种子,气温低,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更宜采用沙床催芽。每日临水保湿,11月采集种子随即播种,翌年3月陆续发芽,4~5月即可分批移植。

  3. 土壤选择:常春藤的茎蔓柔软,便于捏形,可以用普通培养土上盆,1~2年翻盆换土1次,始终保持盆里土壤湿润,放在蔽荫处或室内陈设,施肥不要过多,但要加强通风,以防发生蚧壳虫。

  4. 施肥方法:常春藤喜肥,以氮肥为主,但如果氮肥过多时容易疯长,不利于株形美观。磷钾肥不足时,常春藤叶上的斑纹容易淡化。春秋生长季节应每2~3周追施一次稀薄液肥,花叶品种最忌偏施氮肥,以免叶面上的花纹、斑块等褪为绿色,冬季则停止施肥。

  5. 浇水方法:常春藤喜湿润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耐水湿,怕干旱。常春藤生长的季节应该要保持盆土的湿润,因为室内的空气湿度相对比较低,应经常向常春藤叶片和四周洒水增加空气湿度。秋末气温下降后,慢慢地减少浇水的次数,使盆土偏干。冬季气温较低时以盆土偏干为好。

  6. 温度要求:常春藤最适合生长的气温为18~20℃,气温高达35℃以上时停止生长,叶片发黄。常春藤耐寒力较强,能忍耐2~3℃低温。冬季应放在室内越冬。0~5℃虽不至于受害,但最好以10℃以上环境为宜。

  7. 光照要求:常春藤室内养护时要求光线充足,尤其长年室内养护的植株,应尽量放南窗处,以使其多见阳光,这样植株节间短,叶型一致,叶色鲜明,但忌强光暴晒。冬季低温易造成植株落叶,只要茎蔓未受冻,次年春暖重修剪一次,茎蔓下部可再发生新芽。

  8. 病虫害防治:炭疽病在秋雨连绵时易发生,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失绿,植株长势衰弱。防治上注意通风透光,浇水时禁止浇到叶片上。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应注意通风透光,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4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遍。介壳虫为常见虫害,并能引起煤污病,致使叶片发黄干枯,甚至落叶。小面积发生时,可人工刮除;若发生量大,可根埋呋喃丹或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

黄藤的经济效益

黄藤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其钩条和枝条的销售上。黄藤移栽1-2年后就可以采收,第三年达到丰产期。具体收益如下:

  1. 第一年:每株产干品 两,300株可产15斤,每斤25元=375元,产小棒子15斤,每斤6元=90元;合计465元,扣除采收成本100元、(种苗每亩300株,每株2元,需要种苗钱600元,人工费100元
养殖发发网
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人工养殖喂饲料的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