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店铺内怎么养殖好看
牛蛙店铺内养殖的关键因素
在牛蛙店铺内进行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养殖牛蛙的基本要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牛蛙的健康和生长速度。定期换水和使用过滤系统可以有效维持水质。
温度控制:牛蛙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一般来说,牛蛙养殖的适宜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牛蛙的食欲和活动能力。
饲料选择:优质的饲料是保证牛蛙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饲料,可以提高牛蛙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疾病预防:定期进行消毒和防疫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适时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具体养殖方法
池塘养殖: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的地点。
池塘构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苗种放养:牛蛙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发现牛蛙摄食与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饲料投喂: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牛蛙饲养要采用分级饲养,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将规格较大的个体分级筛选,把规格相近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塘进行养殖。
疾病防治:牛蛙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分池后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适时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稻田养殖:
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吞没的地理位置,宜选择水源丰富,排灌水利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稳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好。
稻田清整:插秧前,稻田要1次施足肥。混养蛙种前,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稻田挖"十"字形或"田"字形掩护沟,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以上。也可在进排水口和稻田中央挖几个2平方米以上、深80厘米的掩护坑,以便在晒田、临时缺水或喷施农药时,为蛙提供临时庇护场合。
防逃装置:蛙类擅长腾跃,尤其是牛蛙,跳高可达 米。防逃设施包括防逃墙和防逃栅栏。稻田周围的防逃墙,可用自制的塑料窗纱或塑料薄膜搭成,底部埋入土中15厘米,全部防逃墙略向内倾斜为好。设置防逃墙时每隔1-2米打1个木桩,固定防逃墙。
蛙种投放:宜在插秧后2周,一般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