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怎么养殖好
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管理
1. 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白对虾的自然栖息区是泥质海底,适宜的水深为1-72米,水温在22-32°C之间,盐度为10-25%,pH值为 ,溶解氧大于4mg/L,透明度为 米,水色以绿色或红棕色为宜。养殖时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的地区,这样有利于减少生长疾病。虾池面积以5-10亩为宜,一般不超过20亩,形状可选择长方形或圆形,池深约为 米,池堤宽度不应小于2米,并设有投饵台。
2. 清塘与消毒清塘的目的是杀灭有害生物,如鱼、虾的病菌等。在放苗前15-30天,进水20-30cm,使用保虾除鱼净1ppm兑水进行全池泼洒。1天后每亩用二溴海因(颗粒型) 兑水进行全池泼洒,然后封池2-3天。新建的虾池应先进水浸泡冲洗2-3次再进行消毒,老池或鱼塘改造的虾池则需干塘后进行暴晒,清理淤泥和杂草后再进行消毒。
3. 选择优质虾苗选择虾苗时应注意质量,必须选择优质虾苗进行放养。优质虾苗的特点包括体长在 以上,有附壁行为,体形肥壮,体形完整,无损伤与畸形,群体发育规格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肠胃充盈食物,弹跳灵活。优质虾苗游泳时身体平直,对水流刺激反应灵敏,逆水能力强,体表无污物。
4. 放养密度放养虾苗的密度可根据池水深度、换水条件、增氧设施、养殖方式、种苗大小、饵料供应、养殖的产量与规格、设备与管理经验等因素决定。一般放养的密度为2-5万尾/亩,水深达不到 时,放苗应少于8000尾/亩;水深为 时,放苗量为 万尾/亩;水深为 以上时,放苗量为 万尾/亩。
5. 养殖管理- 水质管理:养殖前期及中期不需要换水,养殖前期每日少量添水3-5cm,直至水位达到 保持水位不变。养殖中后期可根据透明度及藻相变化适量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缓慢加到以前的水位,日换水量控制在5-10cm,并每隔10-15天使用二溴海因 进行疾病预防。
投喂管理:放苗30天内池水基础饵料较丰富,日投喂2次即可。30-60天后日投喂量为3-4次,到后期虾个体达8g以上时日投喂可以增多,应分散投喂增加到5次。投饵时应遵循“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头尾、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后精”的原则。
收获管理:白对虾经过75-95天的养殖,平均50-60尾/kg时便可收获。收获的方法主要有锥形网排水收虾、虾笼收虾、电收虾三种。
白对虾养殖周期
白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4-10个月,生长速度较快的3个多月就可上市售卖。其生长周期受苗种、投放密度、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因素影响。一般生长速度较快时80天就可达到80尾/斤,较慢时100天约30尾/斤。
冬季养殖注意事项
1. 池塘管理养殖池塘长期使用后,池塘底部淤泥增多,有机物堆积,导致池塘底部恶化,容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污染。因此,在冬季进行干塘处理时,需要将水排干,然后将池塘晒20天以上,使池塘底泥的裂缝宽度达到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