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多久能养大
草鱼养殖多久能养大
草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 年左右。草鱼具有生长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它在2-3龄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在池养条件下,1龄鱼的体重一般为50-60g,2龄的体重一般可达500-750g,3龄的体重一般可以达到2-3kg。因此,草鱼养殖周期为 年。
草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池塘条件 - 池塘的长宽比一般为5:3,水深一般在 左右且以不低于 为宜。
养殖水质应良好且无污染,pH值以在 为宜。水质呈中性或者弱碱性有利于草鱼的生长,过酸的水质会增加草鱼染病的几率,长期生活在碱性环境中的草鱼,其呼吸系统和其他生理机能会受到抑制。
在池塘底部可以加入适量的污泥,以保持鱼塘的水分、促进有机物矿物质化。
放养鱼种 - 需要选择大小适中、健康的优良鱼苗,确保养殖质量。
一般在晴天投放,并在投放前将鱼种放在3%的氯化钠水溶液或含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分钟,以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或致病菌。
将鱼种放入网箱中,并注射三联疫苗,随后放入鱼塘。
投喂饲料 - 建议投喂蛋白含量约为32%的颗粒状饲料,利用自动投料机在早上8点、11点、下午2点与5点进行4次投喂。
根据天气状况、水质、鱼的进食状况等情况合理调整投料次数,避免草鱼过度吃食。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需严格控制投食量,待鱼吃到8成饱后停止继续投食。
每天需清理未吃完的饲料,以免影响水质。
养殖密度 - 需合理控制鱼苗数量,防止缺氧、水质差等情况发生,从而避免破坏草鱼的生长情况和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几率。
- 鱼苗的密度一般以在22-30万尾/1000平方米为宜,超过这个值容易提高患病率。
换水以及消毒 - 每隔3天左右换一次水源,每次加水3-5cm,以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促进鱼苗食欲的提升、提高自身基础代谢能力、提高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定期用优质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防止水质变差导致草鱼爆发各种疾病。
每亩全年需用的饵肥量一般为畜粪2500kg、青料3500kg、精料200kg。
日常管理 - 需及时为鱼塘进行增氧,确保池塘中有足够的氧气量让草鱼正常生长。
掌握草鱼的活动和进食状况,并观察水质是否发生变化,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适时捕捞大规格的成鱼,以提高产量。捕捞成鱼后能降低池塘的载鱼量,促使后期的池鱼更好地生长。
如何缩短草鱼的养殖周期
放养时间 - 建议在4月底至5月初进行放养,最迟放养时间不超过6月中旬。
- 施足饵肥,每亩全年需用的饵肥量一般为畜粪2500kg、青料3500kg、精料200kg。
培育天然饵料 - 在放养夏花前15天,每天往池塘中施入厩肥1000kg左右,以培育红虫。
施入基肥5天后,每亩池塘移入瓢莎15-20kg。
经常翻动堆肥,及时捞出蛙卵和杂草,每天给瓢莎泼水2-3次。
根据水质的浓淡,采用多次少量的施肥方法,一般平均每天每亩施有机肥15kg,或间隔3-6天施化肥1次,每次施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