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产

许景波蚯蚓养殖

2024-12-30 09:02:48 次浏览

许景波的蚯蚓养殖经验分享

许景波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蚯蚓养殖户。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出了一套高效的蚯蚓养殖方法。以下是他在蚯蚓养殖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蚯蚓养殖的基本知识

  1. 养殖场所:蚯蚓养殖的场所可以选择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还可以利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这样可以双重利用获益。

  2. 蚓床准备:蚓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露天和室内。每条蚓床最短3米,最长7米,宽度在 米到 米之间。露天方式可以用稻草盖蚓床或者在蚓床上方架设遮阳网;室内方式则可以在各种房屋内或者盖石棉瓦的简易棚内进行。

  3. 放养措施:在蚯蚓规模化养殖期间,需要做好放养工作。可以将基料放置在养殖场地内,堆放的高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以便于建设培养基,并且要留有人行道,保证可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4. 饵料管理:蚯蚓的食性很广,几乎所有的植物残体、腐殖质、腐烂动物和生活垃圾都是蚯蚓的食物。投饵前需要经过处理,先去杂质,然后将秸秆、杂草、甘蔗渣等切碎,加上猪牛鸡粪,堆成1米高的圆锥形,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为了确保成功,可以先用少量蚯蚓试喂,如果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全部饲喂。

  5. 环境调控:蚯蚓养殖的环境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适温度在10到30摄氏度之间。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在60%到70%之间即可。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的方法来维持湿度。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以稍喷些水。

  6. 蚯蚓孵化:在气温15到28摄氏度的季节里,每隔10到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蚯蚓是卵生动物,雌雄同体,生殖腺1到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会出现环带。交配时可相互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

蚯蚓养殖的具体操作

  1. 修好蚯蚓池:采用半地下式,在地面向下挖50厘米深,地面上修砌15到30厘米,四周用砖砌,下面是土底。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保湿作用,减少洒水次数,但在冬季需要注意保暖。

  2. 养殖饲料的处理:蚯蚓饲料(如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如果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导致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3. 养殖地的选择: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非常重要。室外的场所最适合养殖蚯蚓,因为在自然环境下,蚯蚓的生活能力和繁殖速度都会更快。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者是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蚯蚓养殖的实际应用

  1. 经济效益:蚯蚓可用于鱼饵、中药材,其粪便还可作为果树、花卉的营养肥料。蚯蚓养殖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一次性投资,一直繁殖。借助机器的自动化模式,可以省时省力地将蚯蚓与牛粪进行分离。例如,前营乡后营村的蚯蚓养殖户周创,占地20多亩地,每年亩产3000多斤,每亩可收益4万5左右。养完蚯蚓的粪土同样可以当作有机肥,一年大概有1000多方,一方“蚯蚓粪”能卖到百十来块钱,现在是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收益率十分可观。

  2. 生态效益:通过养殖蚯蚓,可以将畜牧业养殖粪便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巧妙化解养殖粪便对环境治理产生的难题。这种模式不仅肥沃土地,还能拓宽群众的收入,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双赢格局。

许景波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蚯蚓养殖经验。

养殖发发网
人工养殖广州鳄鱼场 前进街道养殖甲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