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养殖技木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概述
日本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产品,其养殖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下是关于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的一些详细信息。
养殖环境准备
虾池选择与准备
虾池类型:虾池面积一般在10-30亩,池底材质以沙泥质或泥沙质为佳。水深应保持在 米。
虾池结构:虾池两端应设有适当的进排水闸,放苗前一个月需要排干池水进行整治。包括清理池底残饵、淤泥和杂物,加固池堤、闸门,堵塞漏洞,并进行暴晒。
消毒处理:在放苗前15天进行清池消毒,常用的方法是每亩施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8公斤。
水质要求 - 基本指标:水质应无污染,含有丰富的硅藻等浮游生物。海水比重应在 之间,pH值保持在 。
- 饵料生物培养:放苗前10天左右,虾池进水60厘米,每亩投尿素2公斤,磷肥 公斤,以培育基础饵料。使池水呈现茶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5厘米。
进排水系统 - 独立进排水:养虾池应实行进排水独立分开,以符合养虾排灌要求。在小潮期不能自行排灌的情况下,每个虾池需要配备抽水机提水。
配套设施 - 管理设施:每个虾池应设有管理房1间,小船一艘,以及各期闸门网具和收虾网具一批。
虾苗放养
虾苗选择 - 虾苗质量:日本对虾苗要求个体大小均匀,健壮活泼,附肢对称齐全,体表光洁呈灰褐色。
放苗时间:一般在10-11月进行,分二至三批放完。最好选择气温较温和且较稳定的天气,平均每亩放苗2万尾,虾苗体长应在 厘米之间。
水质调节:放苗时地水的水温、比重、pH值需与育苗池相近,放苗后15天内将池水提高到正常水位。
投饵管理
投饵时间和方法 - 投饵时间:日本对虾有较强的潜沙性和夜间活动特性。因此,投饵时间宜在夜间进行。一般情况下,晚上6-7点钟投放日饵料量的70%,凌晨再投饲一次。
投饵位置:饵料应均匀撒投在全池滩面上。
饵料选择:颗粒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一般不投鲜活饲料。各次投饵的比例和数量应根据对虾摄食情况而定。
水质管理
换水与添水 - 换水量控制:实践表明,水质肥沃、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较多的虾池,日本对虾生长较好。因此,应适当掌握换水量,既要通过换水调节水质,又要适量追肥使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
- 添水与换水:养殖前期以添水为主,每天添水5厘米左右;养殖中后期根据虾池水质条件,适当增加换水量。
中间毒池处理 - 消毒处理:一般在对虾脱壳前2-3天,施放25ppm的生石灰和20ppm的茶粕。这可以消除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和杂鱼,促使日本对虾在2-3天内整齐脱壳,虾体清洁,减少病害。
日常观测与管理
水质监测 - 监测项目:每天定时测定池水温度、比重、pH值、水色肥度,并做好记录。
- 观察对虾:观察对虾的活动情况、饵料消耗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堤坝和闸门检查 - 定期检查:检查堤坝、闸门、闸框、闸网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从虾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