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养殖白鲳鱼苗
越冬养殖白鲳鱼苗的技术要点
场地的选择选择淡水白鲳越冬的池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能保持水深 米以上- 最低水温(1月份)能保持在12℃以上- 面积在1000-2000平方米之间- 水 便,阳光充足- 能避北风的场地最佳
防寒棚的搭置普通池塘(指无温泉水的塘)养殖淡水白鲳越冬时,必须搭置防寒棚。具体方法如下:
使用小镀锌管加角铁焊制成半月形状,固定在塘堤上。
在架子上覆盖尼龙薄膜。
搭置位置一般在池塘的南北向靠近北面,棚面积约占全塘的1/2或2/3。
也可利用稻草或杂草夹成100×130厘米为一块的草苫,覆盖于鱼塘水面。草苫前端离水面70厘米,后端贴近水面。
在防寒棚下面投放一些稻草。
日常饲养管理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包括:
饲料投喂:
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控制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
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
水温低于15℃时不必投饲。
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水质管理:
- 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池水易变清,透明度往往大于30厘米。
病害防治:
水霉病: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引起。防治方法包括:
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可用 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会引起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防治方法包括:
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可用 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其他事项: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尽量不要下池干扰鱼群,避免撞伤。
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会全池死亡,损失不可挽回。
开春管理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淡水白鲳食欲开始增大。此时的管理措施包括:
投喂精饲料加适当的青饲料。精饲料以花生麸或黄豆粉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配合饲料为主,日投饲量约占鱼体重的4%左右;青饲料以牧草或油脉菜投喂,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0%左右。通常是上午投喂青料,下午投喂精料。
适量注入新水,使池水保持“绿、嫩、爽”,这样有利于白鲳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春片销售、运输。
越冬养殖白鲳鱼苗需要综合考虑场地选择、防寒棚搭置、日常饲养管理和开春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白鲳鱼苗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