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门养殖黑鱼
泗门养殖黑鱼的综合指南
一、繁殖设备与技术
黑鱼的繁殖设施通常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米,深 米。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千克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可以使用棕片和蚌壳。
亲鱼的选择非常重要,建议选择附近河沟、湖泊中的天然捕获物,规格在80克/尾以上,体形正常,无病无伤。在水温15℃以上时,可以投喂少量的小鱼虾、螺蚬肉、豆饼等,并且要经常巡塘观察,适当加注新水。
雌雄亲鱼的比例应为1: 。雌鱼个体明显小于雄鱼,具有图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时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翻;雄鱼则只有一个泄殖孔。
催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池塘中自然产卵,无需注射催产药物,在4月上旬水温达到18℃时,布置棕片和吊挂大的蚌壳,并注水使池水呈微流状态,以刺激亲鱼发情;另一种是在产卵池中催产,注射促排卵素2号(LRH-A)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两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二、鱼苗放养与培育
鱼苗放养可以选择静水式水泥池或微流水式水泥池。静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夏花200-300尾,微流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300-500尾。年终时鱼苗体重可达 千克/尾。
在放苗前,需要用2%-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3-5分钟,以杀灭病菌敌害。饵料主要包括孓孓、鱼糜及小型鱼、虾等。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每日投喂2-3次。投喂时以击拍声为信号,使苗种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
水质调节也很重要。静水式水泥池应每1-2天排污一次,同时换水,换水量为1/3;微流水式水泥池虽然不用专门换水,但每隔7-10天需要进行底部排污一次;半地上或全地下水泥池则可以用虹吸法每隔5-7天清污一次,同时加注新水。
每当苗种长一个规格(即每长 厘米)时,应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尽量使每个池子所放苗种规格整齐。每天早晚要坚持两次巡塘,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防止鱼病的发生,还需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药液。
三、养殖环境与管理
养殖黑鱼的池塘面积宜控制在2-5亩,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不宜过多。池塘进口必须设置防逃网。放养前需要用生石灰对鱼池进行泼洒消毒,或者用食盐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将鱼苗浸泡20分钟左右进行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可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一亩多可以养殖尾黑鱼。
黑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饲料包括池塘中的各种小鱼小虾。人工投喂时,每天必须定点定时投喂,每日至少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投食两次。投喂时应注意观察黑鱼的进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
由于黑鱼的食性大,排泄物也多,因此需要定期换水和清理水池,保持水质清洁。还需注意观察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及时增氧,防止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秋季是黑鱼易发病的季节,需要加强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鱼种放养与日常管理
鱼种下塘前,应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日常管理中,需注意观察黑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