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养殖黑鱼
日本人养殖黑鱼的方法
日本的黑鱼养殖技术与中国相似,主要借鉴了中国的养殖经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1. 繁殖设备和环境- 产卵池:使用圆形产卵池,直径8米,深 米。
孵化设备:采用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千克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
鱼巢:使用棕片和蚌壳作为鱼巢。
2. 亲鱼选培- 选择亲鱼:选择天然捕获的亲鱼,规格80克/尾以上,体形正常,无病无伤。
- 培育环境:在水温15℃以上时,投喂小鱼虾、螺蚬肉、豆饼等,并经常巡塘观察,适当加注新水。
3. 雌雄鉴别- 雌鱼特征:个体明显小于雄鱼,具有图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时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翻。
雄鱼特征:只有一个泄殖孔。
配组比例:亲鱼的雄雄比例为1: 。
4. 催产方法- 自然产卵:在水温达到18℃时,布设棕片和吊挂大的蚌壳,并注水使池水呈微流状态,刺激亲鱼发情,让其自然产卵。
- 药物催产:在产卵池中,注射促排卵素2号(LRH-A)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两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5. 人工孵化- 受精卵处理:受精卵淡黄色,圆形,卵膜透明,粘性较强。产卵结束后,及时取出带有受精卵的棕片和蚌壳,轻洗去泥浆、污物,移送至孵化缸,将棕片和蚌壳吊挂在水中。
6. 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采用静水式水泥池进行1龄鱼种培育,每平方米放夏花200-300尾;微流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300-500尾。
- 放养前处理:放苗前,用2%-3%食盐水浸浴鱼体3-5分钟,以杀灭病菌敌害。
7. 饵料投喂- 饵料种类:主要是孓孓、鱼糜及小型鱼、虾等。
投喂量: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
投喂次数:日投喂2-3次。
投喂方式:以击拍声为信号,使苗种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
8. 水质调节- 静水式水泥池:每1-2天排污一次,同时换水,换水量为1/3。
微流水式水泥池:每隔7-10天进行底部排污一次,无需专门换水。
半地上或全地下水泥池:每隔5-7天清污一次,同时加注新水。
9. 拉网分养- 分养时机:每当苗种长一个规格,即每长 厘米时,及时拉网过筛分养,使每个池子所放苗种规格整齐。
10. 巡塘防病- 巡塘:每天早、晚坚持两次巡塘,观察鱼苗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防病措施: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药液,以防止鱼病的发生。
11. 池塘位置和环境- 选址:池塘位置应远离居民区,避免水污染,创造安静环境。
防逃措施:池塘的进出口必须安装防漏网,防止黑鱼逃跑。
水生植物:在池塘周围移植水生植物,如花生和水葫芦,覆盖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1/5,供黑鱼栖息,改善水质。
12. 鱼种选择和放养- 鱼种规格: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