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小水池养殖
草鱼小水池养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 池塘准备与消毒在放养草鱼之前,需要对小水池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在放养前七天注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并使用6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常规消毒。每年冬季应将池塘的水抽干,撒上生石灰,过两天后再翻耕,晒塘可以有效杀死土壤深处的病菌。
2. 鱼种选择与放养选择健壮无病的当地鱼种,在鱼种入池时,确保运输过程中水体温度与池塘水体温度的差异不超过2摄氏度。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800~1000尾,搭配鲢鱼种100尾,以优化鱼类群落结构。
3. 饲料投喂小水体种草流水养殖草鱼,应主要投喂自行种植的象草和玉米秆叶。投喂时需遵循定时、定位、定制定量的原则,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在上午和下午。每日投喂量应控制在池塘草鱼重量的30-40%之间,阴雨天气时则按20%的比例投喂。每隔七天应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
4.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洁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在泉水进入池塘的位置围成面积30平方米的蓄水池,并在泉水进入池塘前用生石灰处理。每十天更换一次生石灰。每次投喂前应清理池塘中的残料和草渣,保证水质清洁。适时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
5. 病害预防在病害防治方面应始终遵循“以防为主”的原则。鱼种进入池塘前,需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浸泡十分钟,并根据产品说明注射草鱼出血病的疫苗。每年的1-5月份和11-12月份,在池塘进水口的位置浸泡3-5扎的马尾松鲜枝叶或苦楝树,以预防病害。
6. 激励管理为了增强养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应积极贯彻并落实激励机制。
通过以上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在小水体条件下成功养殖草鱼,提高草鱼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