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对虾的肥水是多少
养殖对虾的肥水标准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肥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肥水的主要目的是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对虾提供天然的饵料,同时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以下是关于养殖对虾的肥水标准的详细解答:
对虾养殖的肥水方法
使用米糠、鱼粉、豆粉进行肥水:
将米糠、鱼粉、豆粉按照2:1:2的比例混合,即2公斤米糠或玉米糠+1公斤鱼粉+2公斤大豆粉。
搅拌均匀后煮熟,并密封2-3天后使用。
用量为3-4公斤/1000立方米水,连续施肥3天,直到池塘颜色漂亮,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然后进行投苗。
追加施肥7天后,用量比原来减少1/2,根据水色来决定补充的剂量。
使用糖蜜、米糠和大豆进行肥水:
将糖蜜、米糠、黄豆浆按照3:1:3的比例混合,即糖蜜3千克+米糠或玉米糠1千克+黄豆浆3千克。
混合均匀后孵育12小时即可使用。
用量为2-3公斤/1000立方米水体,连续施肥3天,直到池塘颜色漂亮,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即可进行投苗。
追加施肥7天后,用量比原来减少1/2,根据水色来补充。
使用无机肥进行肥水:
池塘施用化肥,如尿素磷肥(N-P-K=16:2:0)、尿素(N2H4CO)、N-P-K(46:0:0)或过磷酸钙(NPK=16:16:16)。
施肥量为40~50公斤/公顷(施肥20~25天)。
按照厂家规定的用量将肥料加水溶解,然后均匀地撒在池塘周围。
当成功获得漂亮的水色效果,藻类生长良好,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时,即可进行投苗。
注意: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稳定时间不长,一周后可能需要再次施肥。
使用遮光产品(人工色素)进行肥水:
为了节省池塘养殖前期制作水色的时间,很多工厂化养殖模式都使用了多种产品来制作池塘的假水色(茶色)。
使用这些产品后,池塘可以在2小时内变成茶色,就可以投苗了。
假色有助于形成屏障,阻挡清水,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虾,减少虾苗的压力,并限制底部藻类和青苔的生长。
注意:使用人工色素产品虽然能快速创建水色,但不会在早期阶段在池塘中形成天然饵料,且会消耗大量工业饲料,FCR将高于培育天然饵料的池塘。
使用微生物产品进行肥水:
利用微生物引起水色是当今许多养殖户采用的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准备投苗阶段。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肥水产品——ABM特效肥水膏。
对虾养殖的水质要求
除了肥水方法外,对虾养殖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温:
在对虾放苗时,要求水温不低于20℃,不超过33℃。
如果水温低于20℃,可以通过搭建冬棚、加深水位、铺设加温管道来达到升温效果;当水温高于33℃时,可以通过开增氧机、泼洒小苏打来降低水温。
pH值:
在虾池中,一天的池水pH值会因为藻类光合作用强弱而有高低变化。
一般pH值最高是在下午2-3点左右,pH值最低在凌晨2-4点,上下午pH值一般相差 左右。
如果水质变坏时,pH值就会变化得比较早,通过发现这种现象必须要采取防护措施。
透明度:
最佳的水质透明度应该是介于25-40厘米之间。
实践表明,养虾水体的透明度最好在8-13cm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