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试验养殖
小龙虾试验养殖概述
小龙虾试验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旨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养殖方法。该模式在江西省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环鄱阳湖地区。与传统挖环沟养殖模式不同,这种新模式不需要挖环沟,只需将四周的田埂抬高即可,利用冬季和春季不种水稻的时间养殖小龙虾。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龙虾试验养殖的具体方法、投入产出以及优势。
试验条件与准备
1. 稻田选择与整理试验稻田面积为 公顷,以黏性土为主,保水能力强,无渗漏,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稻田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在11月水稻收割后,使用旋耕机整理稻田,翻出秸秆根部,晒田消毒,加速泥底有机物氧化分解。
2. 水草种植在1月选择连续晴好天气移栽伊藻,在水草根部点肥,促进生长。水草前后左右间距为8米。稻田水位以刚没过水草为宜,以便增加光合作用和提高水温。
试验方法
1. 放虾苗前准备放虾苗前7天泼洒强效底毒净等药物,以修复和解毒底泥;泼洒氨基酸膏和酵母蛋白粉等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2. 投放虾苗在3月31日投放本地虾苗1009千克,规格为318只/千克,放养密度为 千克/亩。投放虾苗时,用VC应激灵等药物浸泡,减少环境对虾苗的刺激,使其适应新环境。
3. 饲料投喂虾苗投放后的第2天开始喂料,日投喂量以3%为宜,每天傍晚投喂1次。在小龙虾生长高峰期间,改为每天投喂2次,早上和傍晚各1次。养殖过程中全部使用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未投喂冰鲜饵料等。
4. 水质管理随着气温升高和小龙虾逐渐长大,稻田水位需加到最高。在小龙虾生长高峰期间,需注意水质变化,泼洒解毒药物和补充水体营养物质,保持水质稳定。每隔7天泼洒超能钙,保证水体钙浓度,确保小龙虾正常蜕壳,促进生长。
5. 水质监测恒湖基地安装了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监测器将水温、水体pH、水体溶解氧、气温、空气湿度、大气压强等技术参数传送到实验室,每隔10分钟更新技术数据,以便及时调控水质。
6. 捕捞养殖28天后,从4月28日开始用虾笼捕捞出售,规格在40只/千克以上,持续到6月16日捕捞结束,整个小龙虾养殖周期共计78天。捕捞结束后立即整田,栽种一季水稻。
结果与效益分析
1. 养殖投入养殖试验共计投入89000元,其中包括虾苗成本36300元、饲料成本25000元、稻田租金成本11400元、人工成本9000元、其他成本7300元。
2. 产出与效益养殖试验共计捕捞小龙虾6000千克,规格44只/千克以上,单价24元/千克,产值144000元。扣除养殖成本89000元,利润共计55000元,经济效益达1449元/亩。
分析与讨论
该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有环沟养殖模式,不挖环形沟,保障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稻田改造成本,养殖投入低,经济效益高,是适合在鄱阳湖区大力推广的新养殖模式。养殖稻田水体需配置增氧机或在稻田底部铺设微孔曝气管等设备,以增加养殖水体溶氧,防止小龙虾浮头翻塘,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预防疾病发生。
小龙虾试验养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投入,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