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生蚝养殖水泥饼
钦州生蚝养殖水泥饼
钦州生蚝养殖中使用的水泥饼是一种专门用于生蚝附着和生长的采苗器。这种技术在当地已经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蚝养殖业中。
水泥饼的制作与使用
水泥饼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但对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渔民会将水泥和沙混合,制成饼状,然后将其晾干。这些水泥饼会被绳子串起来,每8个成一串,再逐串有序地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堵堵蚝片墙,从村里延伸到海边。
在生蚝养殖过程中,渔民会在生蚝性腺发育初期,即采苗的最佳季节前,将这些水泥饼放置到海里。由于水泥饼提供了广阔的附着面,生蚝幼苗会自然附着在上面,进而生长成成年生蚝。
水泥饼的优势
使用水泥饼进行生蚝养殖有多种优势: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水泥柱采苗方法,水泥饼减少了水泥和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提高采苗密度:水泥饼的使用可以提高采苗密度,进而提高上苗率,缩短幼苗培育时间3个月以上。
适应性强:根据不同滩涂的水位,渔民可以选择不同品种和规格的水泥饼,有利于立体、全水域地采苗。
钦州生蚝养殖的发展
钦州作为“中国大蚝之乡”,生蚝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茅尾海是全国最大而且为数不多的大蚝天然生态育苗基地,全国七成的大蚝苗都出自这里。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养殖技术,钦州大蚝产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达 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13亿元。
生蚝养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生蚝养殖不仅为钦州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大批当地农民就业。据统计,钦州有超过10万人从事养蚝产业相关的工作,平均每天人工收入在300元左右。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水泥饼在钦州生蚝养殖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还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当地生蚝产业的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钦州的生蚝养殖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