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产

活体淡水乌龟怎么养殖

2024-12-12 08:42:19 次浏览

活体淡水乌龟的养殖方法

1. 稻田养殖乌龟技术稻田养龟是一种动植物互生同一环境、生态互利的养殖新技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还能够节约饲养成本,降低田间害虫危害及减少水稻田用肥量,从而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具体步骤如下:- 稻田选择与设施:选择水源较好、排灌方便并且不宜漏水的田块。在稻田四周建立防逃设施,例如用厚塑料膜围成50~80厘米高的防逃墙。田间开挖几条水沟,深度在30~50厘米、宽度在40~60厘米为宜。田块中央建一长5米、宽1米的产卵台,可用泥堆成,台中间放上砂土,四周呈45度斜坡,以便龟产卵。

  • 放养龟类品种选择:宜选用草乌龟、黄喉拟水龟、七彩龟、鳄龟、银线龟等水栖龟类为主,不能选用旱龟,也不宜选用能攀爬、易逃的龟品种,如鹰嘴龟、四眼龟、六眼龟等。品种搭配与规格因地制宜,但尽可能统一,以便均匀吃食,防止争食,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

  • 放养密度:水稻栽插后,即可放入龟种。如以繁殖为主,一般每亩放养120只(雌雄比为2:1);如养商品龟为主,即当年收效的每亩放幼龟(80~100克)600只或2~3年收效的稚龟(8~10克)2000只,要求选择健壮无病的龟入田。

  • 饲料投喂:每天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饲料。但由于稻田内有昆虫类和水生小动物供龟摄食,可以减少投喂量,比常规日投量(3%)减少一半。可以在稻田预先投放一些田螺、泥鳅等,这些水生动物可不断繁衍供龟自由摄食,节省饲养成本。

  • 田间日常管理:由于龟会吃植物性饲料,所以不宜施用除草剂。龟自身的排泄物可以作肥料,所以田间施肥量比常规施肥减少一半。一般每季稻每亩只需撒尿素15千克即可。田间平常水位保持在6~10厘米,原则上不干,沟内有水即可。高温季节要经常灌水,保持水质新鲜。

  • 防病防害:在双季连作稻田间套养龟时,头季稻收割适逢盛夏,收割后对水沟要遮荫,可就地取材把鲜稻草扎把后扒盖在沟边,以免烈日引起水温超出42℃而死龟。

2. 室内养殖淡水乌龟室内养殖淡水乌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饲养环境:龟箱的构造应满足龟的生活习性,原则上必须有水有陆,最好是水陆各占一半,水陆间要设一爬梯,坡度在20度左右,以便龟类轻便上下。室外养龟箱不能放在阳光长久直射的场所,必须有遮荫设施。若在室内养龟,可在距龟箱30厘米处安装一紫外灯,每天照射15至20分钟。

  • 养殖密度:养殖不宜太密,应大小分级,龟也会弱肉强食,如大量养龟应隔间分养,普通30至40个一个间隔,便于管理,可促进生长。

  • 饲料投喂:龟是杂食性动物,自然界的野生龟类多半以肉食为主。饲养时投喂小鱼、小虾、猪肝、红虫、蟑螂等。喂食料要投在水中,但水中不要放卵石,以免饲料在石缝隙中腐烂,影响水质。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经常换水。水温最好保持在25°C以上,更换的水必须经过除氯处理以保证水质。另外,经常清理水底砂。

  • 冬眠管理:在冬眠时的环境温度也不能降到5°C以下,否则会应过度受冻而死。冬眠期间一定要避免温度的回升,以防它中途苏醒,保持龟龟身体的湿润。

3. 日常管理要点- **喂

养殖发发网
黑鱼养殖台州 怎样给乌龟做乌龟缸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