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养殖蚯蚓
揭西养殖蚯蚓的前景与方法
前景分析蚯蚓养殖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蚯蚓不仅可以用作畜、禽、鱼类等养殖的蛋白质饲料,还可以用于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化废为肥、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蚯蚓养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养殖方法1. 选择合适的蚯蚓品种 - 红蚯蚓(Lumbricus rubellus)是最常见的养殖品种,属于粪蚯蚓,个体较小,体长90-150毫米,宽3-5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条鲜体重 克。体色为紫红色,尾部浅黄色。
饲料的调制和发酵 - 蚯蚓的饲料广泛,凡是无毒的有机物质,如畜禽的粪便、各种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烂水果等,经过发酵腐熟后,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氮素饲料和碳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必须适量搭配,使其比例调整在20-30之间。
发酵前,所用的畜禽粪便都要经过洒水、捣碎。如用农作物秸秆、稻草,最好用锄刀切成6-9厘米长,再浇水,拌均匀,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地面堆制。
堆料时,要求堆料松散,不要压实,以利高温细菌的繁殖。堆积高1米左右,含水量在50-60%之间。
经过3-4天后,里面的温度可上升至50-60℃,半个月左右可翻堆1次,并添加水分,经过三、四次翻堆腐熟后,即可使用。
养殖方式 - 平地堆肥养殖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腐熟堆肥的宽度为80-100厘米,长2-3米。
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投放少量的蚯蚓,观察其是否愿意进入料中,如果不进入,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繁殖蚯蚓。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一般1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
环境控制 - 蚯蚓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最适合温度为20℃。
蚯蚓是好气性运动,靠皮肤呼吸,因此要求养殖床的饲料氧气充足,必须通风换气,疏松饲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蚯蚓才能生长良好。
蚯蚓的生长繁殖与饲料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适应范围在pH 之间,最适宜为pH 。超过此范围,蚯蚓会出现脱水、变干、萎缩,体色变黑紫,感觉迟钝,往外逃逸等现象。
日常管理 - 蚯蚓的饲料必须经常浇水保持湿润,饲料太干或者太湿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节体温的重要因素。
蚯蚓的体内含水量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须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长发育。
饲料被蚯蚓吞食1个月左右,要及时补充营养丰富的新饲料。补料一般在清粪后进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粪粒排泄在面上长期堆积,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应及时消除。
收获与利用 - 蚯蚓的收获有多种方法。在养殖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钻后,刮取表面蚓粪,反复进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粪,最后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捕成蚓的目的。
- 将蚯蚓的粪便用于农作物,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注意事项- 蚯蚓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病害和天敌的侵害。
- 定期检查饲料的湿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