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红眼草鱼
养殖红眼草鱼的概述
红眼草鱼,学名赤眼鳟,是一种优质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因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如眼上半部有月牙形红斑、体侧及背部每个鳞片后缘有黑斑等,易于识别。红眼草鱼肉质紧实、细嫩,味道鲜美,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养殖环境要求
,草鱼(包括红眼草鱼)的养殖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
池塘深度:池塘不宜太深,3米左右较为适宜。
光照条件:池塘要求采光好,以促进水体的光合作用和草鱼的健康生长。
水质要求:水质应良好,不宜过于肥沃,以防止水体污染。水源充足、阳光普照的环境最佳。
养殖特性及管理
适应性强:红眼草鱼适应性强,能在各种水域中生存,包括池塘、河沟、湖泊和水库等。
食性杂:红眼草鱼食性杂,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卵粒等。人工养殖时,饲料粗蛋白要求在28%~30%即可。
生长速度快:从夏花至冬片鱼种阶段生长速度较快,接近草鱼的生长速度。当年鱼种规格可达150~200g/尾,当年冬季或次年4月底前投放的冬片、春片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规格在400g~600g/尾,大的可达750g~1000g/尾。
抗病力强:红眼草鱼抗病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一些常见疾病,如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锚头蚤等,以及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肠炎病。
溶氧要求:养殖水体溶氧量应保持在 ~ 以上,以保证红眼草鱼的正常摄食和旺盛生长。溶氧量下降到 以下时,红眼草鱼会出现不吃食和暗浮头现象;溶氧量下降至 时,红眼草鱼会浮头严重,并开始窒息死亡。
放养密度及饲料投喂
放养密度:
从全长3~4cm的夏花鱼种饲养至尾重600g以上的商品鱼,亩有效水面可放养 ~ 万尾。
冬片、春片鱼种养殖大规格商品鱼可每1亩放养规格为5~10~30尾/斤的冬、春片鱼种1200~1500尾。
池塘套养混养: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每1亩可套养混养冬、春片鱼种200~300尾。
饲料投喂:
红眼草鱼成鱼的人工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在28%~30%左右,饲料系数在 ~ 左右。
可选用普通的草鱼料进行投喂。
经济效益
红眼草鱼具有生长较快、病害少、饲养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池塘养殖群体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养殖的优质经济鱼类。
注意事项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疾病防控:注意观察鱼群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
饲料管理: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体污染。
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养殖,红眼草鱼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