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下如何养殖泥鳅
大棚下养殖泥鳅的方法
1. 养殖场所的选择与准备在选择养殖场所时,应考虑地势开阔、通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排水方便的地方。搭建养殖池,并在其顶部覆盖大棚。养殖池的深度应在两米左右,底部铺设30厘米的泥土,并铺上塑料薄膜,设置防逃网。每亩鱼池应使用10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
2. 泥鳅鱼苗的选择与放养选择体质健壮、表面光滑无损伤的泥鳅进行养殖。放养前,应将泥鳅浸泡在5%的食盐水中消毒10分钟左右。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三斤左右。
3. 科学饲喂泥鳅鱼苗放养后15天内,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补充鱼粉、豆饼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当泥鳅长到5厘米厚时,可改投鲤鱼全价配合饲料。每日投喂量应控制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饵时应将饵料投放在食台附近。
4. 水质调节泥鳅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黄绿色,透明度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 左右。7~8月份水深应保持在80厘米以上。若发现水色过浓,应及时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30~两厘米。
5. 大棚管理在冬季及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可取下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再把稻草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应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在池中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秋季及晚春,应将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6. 疾病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粉和漂白粉进行泼洒,以改善水质,预防泥鳅疾病的发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观察水面颜色,及时更换清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大棚下成功养殖泥鳅,确保泥鳅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