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水清澈
螃蟹养殖中水质管理的重要性
螃蟹养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质的管理。水质的清澈并不意味着水质的好坏,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的肥度、透明度、溶氧量等多个因素。
螃蟹养殖的理想水质条件
螃蟹喜欢水质清澈、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具体来说,螃蟹养殖的理想水质条件包括:
盐度:二龄河蟹喜欢在淡水(盐度在 ‰以下)中生活。
pH值:微碱性( ~ )的水体环境。
氨氮含量:低氨氮(总氨氮为 ~ 毫克/升)。
透明度: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
溶氧量:溶氧充足,一般要求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水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理想的水质条件,螃蟹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质管理措施:
水源条件:确保水源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有毒污染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清塘消毒:每年冬天清除蟹塘中的过厚淤泥,使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放蟹种前10~15天进行药物清塘,常用的方法包括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
水质日常管理:
化学法改良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增氧剂等化学方法改良水质。一般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20~30千克。
生物法改良水质:使用光合细菌制品改良水质。光合细菌能有效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减少和预防细菌性蟹病,提高蟹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水质培肥:适时适量进行施肥,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繁殖状态。
加注新水: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搅动底泥:定期搅动底泥,增加水中肥分,防止有害物质在池塘中积累。
机械增氧:使用增氧机、潜水泵、水质净化机等机械设施及时调节水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尽量增加增氧设备。
水草管理:投放适量的水草,既能提供遮蔽物,又能改善水质。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
水质管理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换水:过多的进排水不仅浪费电力,还会流失水中有效成分,影响河蟹的生长。
定期监测水质:定期检测水体的盐度、pH值、氨氮含量、透明度等指标,及时调整。
控制水草和浮游生物:通过施肥、投放水草和浮游性水生植物等方式,控制水体的肥度和浮游生物的数量。
螃蟹养殖水的清澈只是水质管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保持水质的肥瘦适中、溶氧充足、无有害物质。通过科学的水质管理措施,可以为螃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螃蟹的成活率、规格和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