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产

养泥鳅水田养殖

2025-02-05 09:23:13 次浏览

养殖泥鳅的准备工作

在准备养殖泥鳅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简单的清理工作。将池塘的水放干,然后撒上石灰。让池塘慢慢聚集自然的水,等到水深达到3-5米左右时,就可以将泥鳅苗放入池塘中。

泥鳅苗的选择与放养

在购买泥鳅苗时,最好选择大小一致且没有疾病的苗种。泥鳅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春季,即3-4月份,这个时间段适用于南方地区。如果是其他地区,当温度上升到15度时再放养是最合适的。每亩池塘可以投放300尾泥鳅苗。在放养前,可以在干净的桶子里准备一些干净的水,并加入适量的盐,水温控制在15度左右,浸泡15分钟。这样做可以进行消毒,放入池塘时可以减少死亡率。

养殖水质的要求

池塘的水以黄绿色最为合适,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而不是那种浑浊的水。如果水质不是很好,可以投入生石灰来得到改善,还可以放入田螺、微生物制剂来改良水体。

饲料投喂

泥鳅养殖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在30%左右。泥鳅比较喜欢吃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蚯蚓、蝇蛆等食物,可以投喂这些食物来促进生长。为了使泥鳅快速生长,每天需要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

日常管理

每天对池塘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死亡的泥鳅出现。如果有,立即捞出来,并查看死亡原因。后期也需要关注池塘动态,以防更多的疾病出现。一旦发现疾病,就需要及时防治。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防逃跑措施。

疾病预防

泥鳅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气泡病。如果有气泡病出现,可以用5毫克一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除陈旧的水,加入新的水,就能治疗好气泡病。

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方法

稻田养殖泥鳅是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但要想在稻田中养好泥鳅,需要掌握一些技术。

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在稻田四周用塑料板、水泥、纱窗等物品建立50~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条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2~15厘米;稻田四周及中央挖条水沟连接,呈“田”字形,沟宽和沟深均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一个,管口要用细密的铁丝网拦好,防止泥鳅逃脱,排水管平时要封住。

泥鳅放养

泥鳅鱼最好是于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理消毒;每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饲养管理

泥鳅是喜欢栖息在底层腐裂土质淤泥表层的鱼类,可用皮肤及肠道呼吸。它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硅藻、蓝藻、绿藻和浮游动物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将浮游生物饵料、残饵、粪渣作为食料,隔10-15天施肥1次,亩用肥150公斤,根据水色情况,亩施 公斤左右的尿素或 公斤碳酸氢氨,保持水体黄绿色。

水位控制

稻田面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

养殖发发网
养殖田螺如何避免农药 养殖生蚝环境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