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黑蚯蚓怎么弄蚯蚓床
养殖黑蚯蚓的蚯蚓床制作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室外的场所最适合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的生活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者是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如果能够结合室外和室内进行养殖,效果会更好。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荫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2. 建立蚯蚓床蚯蚓床可以建在室内或室外,建在室外时需要搭建简易棚。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准备材料:稻草、秸秆、牛粪、猪粪、土壤等。
搭建床体:将裁成小段的稻草和秸秆铺成10~15厘米厚、50厘米宽的一层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面铺4-6厘米厚的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
下种:在养殖床上均匀放入蚯蚓种,再放5cm的饲料。可以选择粪蚓、菜蚓、水蚓、秸秆蚓等品种,放养密度前期可以稍大,后期可以逐渐缩小。
饲料供给:可以投喂牛粪,或是将牛粪和猪粪、秸秆混合投喂,或是投喂猪粪、秸秆或杂草,还可以投喂菜叶、瓜皮、水果、废纸、酒糟、糖渣、木屑等。每月喂料2-3次,每次厚度10cm,饵料要充分发酵,新鲜透气,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不滞为好。
3. 环境调控1. 温度控制: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之间。冬季可以通过加厚养殖床、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或者给室内烧火炉增温来保持温度;夏季则需要加强通风,定期给稻草翻身,并每天浇1次水。
- 湿度控制: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半小时。
4. 日常管理1. 观察饲料:根据饲料表面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添加饲料。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这些添加物会被推到表面上来。
- 防止逃逸:在大雨天气,要及时用塑料布盖好养殖床,防止蚯蚓逃逸。
5. 分离蚓茧为了不影响整个蚯蚓生产进程,需要将蚓茧分离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 泥浆分离法:采用pH6的黄粘土配制成15%, 20%, 25%, 30%的泥浆溶液,漂浮分离蚓茧。试验发现蚓茧在低于25%的泥浆中漂不上来,泥浆浓度在30%左右,比重为 (波美比重计测定)时最为适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建立并管理一个黑蚯蚓养殖床。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