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怎样下水花养殖
泥鳅水花苗养殖技巧
泥鳅水花苗养殖的场所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带,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土质最好呈中性或微酸性,并且要达到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的要求。
养殖泥鳅水花苗的池塘要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可以采用退水清塘法,然后在其中均匀地撒施生石灰和消毒粉,并用耙翻动池底的淤泥,将石灰混合于淤泥中,以达到彻底消灭病菌的目的。
在泥鳅水花苗发塘前的6-7天即可向池子中注水,注水时要用网布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随着水流注入池内,水位最好控制在40-50厘米,以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帮助泥鳅摄食。
泥鳅水花苗发塘后第一次投喂的时间是在入池2小时后,为每亩有效水面投喂干黄豆4-5千克,并将每千克黄豆制成18千克浆水均匀地泼洒在池塘中,连续泼洒2-3天即可。
泥鳅的养殖方法
在放养泥鳅苗之前,需要准备合适的容器,比如可以加盖的透明玻璃鱼缸,也能用水盆或水桶。容器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
放种时,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 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泥鳅水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泥鳅孵出后3天便称为水花,但就是水花养到寸片这段时间死亡率奇高。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也最多达到35%,而经验不足者大多是全军覆没。孵出后3天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投喂熟蛋黄和豆浆,这样水花也要吃,但这不是水花最爱吃的,而且营养单一,数日便会应抵抗力差而逐渐死亡。
在投喂饲料上,应以泥鳅最爱吃的轮虫和泥鳅水花专用饲料为主,要求蛋白含量达到45%。初养者可以用通威141磨成粉末,饲料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的特点,初期饲料中应拌有复合多维等物品,也可伴投蛋黄豆浆。在孵化池中培养一星期左右就要分入养好水的池中进一步培养,在此养水最为关键,一定要在水色为黄绿色时放入,这时轮虫达到高峰期。过早轮虫数量不足,过晚水中枝脚类桡足类过多,幼鳅不能摄食。水花陪育期间对PH、水质、水温、溶氧要求都相当的高,一旦水质恶化那一切的努力都将成为过去。
泥鳅水花苗的养殖是一个细致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和养殖需求,从选址、清塘、注水到投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管理和维护。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提高泥鳅的成活率和产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