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活大闸蟹怎么养殖
大闸蟹养殖方法及条件
一、大闸蟹养殖方法
池塘处理 - 清理池塘底部多余的淤泥,仅留下10cm厚的淤泥层。
每亩池塘使用100-125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
7天过后,过水一次,然后晒塘3-5天,进水。
在池塘中移栽适量大闸蟹喜食的水生植物,面积以蟹池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为宜。
放养 - 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左右放养蟹苗,每亩池塘投放300只左右。
在投放蟹苗前,对蟹体进行消毒,然后用围网围住一片水域,将蟹苗放入围网水域中,适应环境。
放养时,池塘中的水深以 左右为宜,温度以20-25℃左右为宜。
饲喂 - 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左右,具体以每次投喂时,上次投喂的饵料略有剩余为宜。
每天分两次投喂(早上8-10点以及下午5-6点),其中傍晚时分的投喂量占据日投喂量的70%。
夏季时,大闸蟹生长旺盛,在此阶段需要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秋季时,大闸蟹处于育肥时节,适当增加螺蚌肉、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
管理 - 夏季时,每15-20天泼洒2-3ppm过磷酸钙溶液,10-15ppm生石灰溶液,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补充钙质(二者使用时间间隔为3-5天)。
高温时期,每隔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水位控制在 左右,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5-40cm左右。
初秋时期勤换水,随着水温降低,换水次数逐渐减少。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5cm左右,水位控制在 左右。
水体氧气溶解量尽量保持在5mg/L以上。
二、大闸蟹养殖条件
场地要求 - 大闸蟹养殖场地要求背风向阳,交通方便,环境优良。
大闸蟹养殖场地附近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同时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
养殖面积以5-10亩左右为宜,如果面积过小,水质不稳定,如果面积过大,管理不方便。
养殖池塘深度以 左右为宜,养殖水深以 左右为宜。
养殖池塘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狭),长宽比为5:3左右,坡度比为1:3左右(能够有效降低大闸蟹穴居的数量)。
养殖池塘要求池埂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宜),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过5cm。
大闸蟹养殖的注意事项
蟹苗选择 - 蟹苗的选择需谨慎,通常选择颜色比较均匀,大小规格都比较正常的肢体健全、没有病害以及没有损害的比较活跃的大闸蟹用来喂养。
日常管理 - 经常性地观察养殖场中水质的情况,良好的水质是大闸蟹生长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在春秋两季的时候一般是每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而夏季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基本上一周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水,冬季温度下降基本上一个月左右才换一次水。
查看防逃系统,以免大闸蟹逃跑,最后就是要不定期地给养殖场中进行消毒,以免影响到大闸蟹的生长。
通过以上详细的养殖方法和条件,您可以有效地进行大闸蟹的养殖。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