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螃蟹蓝藻和青苔
养殖螃蟹过程中蓝藻和青苔的处理方法
一、青苔的处理
青苔是一种丝状藻类,常见于春季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繁殖生长。青苔会对螃蟹养殖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包括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使得水体变得清瘦,影响河蟹的正常摄食和活动。当青苔大量死亡时,还会释放大量毒素,恶化水质。
青苔产生的主要原因:1. 清塘不彻底:前一年发生过严重的青苔问题,蟹池冬季存有积水,未能排干,养蟹前又未能清塘或晒塘。
施肥不足:放养前养殖池没有施肥或施肥不足,致使池水过瘦,引起青苔滋生。
肥水管理不当:前期的肥水没有肥起来或水草生长的阶段没有及时追肥,水草把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后,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
螺蛳投放量过大:螺蛳一次性投放量过大,导致水质清瘦,肥水困难,青苔滋生。
防治青苔的措施:1. 清除过多的塘底淤泥,塘底淤泥的厚度不超过15厘米,并进行晒塘20天以上。
在清塘时每亩用 千克硫酸铜溶于水中遍浇池底及池坡,5天后在塘内注水10厘米左右,用每亩150千克以上的生石灰兑水全池均匀遍洒。
通过肥水增加水的肥度,降低透明度,减弱光照。一般在3~5月份保持池塘水质的透明度在30~35厘米。
施放的有机肥要经过充分腐熟发酵,施放的无机肥以复合肥为主。
若青苔已经大量发生,则需要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来处理青苔。在青苔集中的区域直接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在青苔上进行杀灭,并在3~5天后抛洒生石灰一次。
二、蓝藻的处理
蓝藻通常在高温季节出现,治理蓝藻一直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条件下,蓝藻容易爆发。
产生“水华”的主要原因:1. 水温升高: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繁殖速度加快。
氮磷比例失调:有益藻类营养源的不均衡,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减慢,累积过多后出现反馈抑制作用,造成物质循环受阻。
处理蓝藻的方法:1. 使用药物杀灭:在蓝藻集中的区域直接将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在蓝藻上进行杀灭,并在3~5天后抛洒生石灰一次。
调整氮磷比例:通过调整饲料中的氮磷比例,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蓝藻的生长。
增加水体透明度:通过增加水体透明度,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抑制蓝藻的繁殖。
三、综合管理
在养殖螃蟹的过程中,综合管理是关键。包括合理的清塘、施肥、调节水质等措施,以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蓝藻和青苔的爆发。
综合管理措施:1. 合理清塘:彻底清除塘底淤泥,进行晒塘,消毒处理。
科学施肥:根据水体的营养状况,合理施肥,保持水体的肥度和透明度。
调节水质: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整水体中的氮磷比例,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投放螺蛳:合理控制螺蛳的投放量,避免水质清瘦,肥水困难。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蓝藻和青苔的生长,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促进螃蟹的健康生长。
